踏瓣是鋼琴的靈魂,隨著音樂創作水平和演奏技術、技巧的不斷提高,音樂表現力越來越豐富,音樂組織的對比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在鋼琴演奏中作為表現音樂傳統手段之一的踏瓣,是極具表達個性演奏的部分,往往兩位藝術家會在同一段落用截然不同的踏瓣法,然而每個人在演奏時都能同樣具有說服力。這種靈活性可由速度、力度、聲音、奏法、聲部的平衡、作品的風格和時代、音樂廳、樂器等可變因素決定,甚至還包括演奏者當時的情緒,有時也常會影響踏瓣法的選擇和使用。所以踏瓣使用得好壞,直接影響彈奏聲音、色彩和風格。
踏瓣是鋼琴的鍵盤機械系統,是用腳來使它動作的,它的用途是增強或減弱鋼琴的發音。鋼琴踏瓣分弱音踏瓣、倍弱音踏瓣、延音踏瓣。左邊的踏瓣為弱音踏瓣;中間的踏瓣為倍弱音踏瓣;右邊的踏瓣為延音踏瓣;如何選用踏瓣我們應當考慮以下幾點:
1、和聲的變化:演奏者在演奏時要對樂曲的和聲變換有所了解,以選擇正確的踏瓣使用方法,如果對樂曲的和聲沒有做出恰當的分析,那么所選擇的踏瓣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當,造成聲音混亂,破壞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確而恰當的和聲分析是關系到踏瓣的使用是否正確的根源。使用時必須在和聲的每一個新的變化之前的一瞬間放掉踏瓣,然后在彈新的和聲的瞬間精確地踩下踏瓣。如果采用適當的速度使用踏瓣,聲音就不會有明顯的間斷。因為和聲的音響會填滿踏瓣更換之間的空隙,使和聲清楚連貫。尤其是演奏古典樂派和浪漫派的作品時,這種更換踏瓣的方法增強了和弦的效果,避免了聲音的渾濁。
2、節奏的需要:節奏影響著樂曲所要表達的情緒,而為傳遞樂曲的情緒所服務的踏瓣在使用時必須基于節奏的需要來考慮。
3、作品風格:若不考慮作品的風格,就隨意選擇使用踏瓣,那也錯誤的。因為每一首鋼琴音樂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風格,而同時期的作品也有其較明顯的共性風格特征。
弱音踏瓣,它可以創造出朦朧、纖細的效果。踩下鋼琴的弱音踏瓣,立式鋼琴榔頭移近琴弦,弦槌的有效擊弦行程縮短二分之一,從而達到減弱音量的目的。三角鋼琴的整個鍵盤則會向一邊移動,榔頭僅擊中三條琴弦中的兩條,或者兩條中的一條,減少了有效擊弦,音色小而暗淡下來。由此可見,弱音踏瓣踩下的深淺不一,其音色就有明暗變化,越淺則越亮,越深則越弱。
倍弱音踏瓣具有共鳴選擇性的功能,踩下倍弱音踏瓣時。立式鋼琴弱音氈被降下,弦槌敲擊時弱音氈隔在弦槌與琴弦之間,以減少弦槌對琴弦的打擊力度,使音量減弱。三角鋼琴彈奏時,在手指按下琴鍵還未抬起時,降下中間踏瓣可以使音延續到下一鍵連續發音,從而產生特殊的共鳴效果。
延音踏瓣,延音踏瓣可以產生連貫濃厚的聲音。踩下延音踏瓣,立式鋼琴的抬檔頂桿托起擊弦機的制音抬檔,使全部制音器離弦,增強共鳴。三角鋼琴通過踏瓣盒傳動機構讓擊弦機的制音器抬檔抬起,使全部制音器離弦,增強共鳴。那些與所彈的單音,和弦有關的泛音都會產生共振,形成一個泛音列;而且當彈奏者的手指已經離開琴鍵,音響依然持續一段時間,直至自然消失。這使聲音產生共鳴和延續,保留音響的強度,讓旋律更好地連接起來。當演奏者把延音踏瓣放回原處,而手指又離開琴鍵,音樂就會立刻被制音器完全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