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是人類用以自娛的工具,樂器的產生與發(fā)展是在人類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下,在物質發(fā)展條件下(工業(yè)水平)的產物。
人類從群體的自然分布,發(fā)展到社會化活動的不同階段,必然有不同階段的精神需求。但樂器制造技術則必囿于物質條件。因此300年前只有"古鋼琴",其絲?弦、腸?弦的弱小張力,不必強大的握釘力。其調音也就比較容易,如同今日的豎琴、揚琴演奏家自己可以調音。
工業(yè)的發(fā)展,使鋼制琴弦誕生,加大琴弦張力、提高鋼琴音量、改善鋼琴音色成為可能。為適應加大張力的琴弦,鑄鐵支架也隨之產生,鋼琴的音域逐漸擴展到7 1/3組,琴弦增加到220多根。由于弦張力的加大,弦軸的握釘力必須相應加大,鋼琴的調音不僅費時費力,還必須學會熟練掌握調音的專用工具。因此調音就不是演奏人員所能勝任的了,專業(yè)鋼琴調律師也就應運而生了。
現代三角鋼琴的誕生,普遍認為是于18世紀初(1709年)。而現代立式鋼琴的誕生為19世紀(1811年)比三角鋼琴晚了整整一個多世紀。也就是說,以現代三角鋼琴調律為職業(yè)的調律師行業(yè),在百年之后才產生了調立式鋼琴的問題。以右手調三角鋼琴是再方便合理不過了。人類習慣使用右手是人人皆知的生理現象(左例人除外)。因此以右手持扳子調三角鋼琴是合理的。其所以合理,是因為三角鋼琴平臥放置,以右手"推拉"扳子對弦軸起到了保護作用。所以右手調律就成為了不成文的行業(yè)操作規(guī)范。但是,立式鋼琴的出現,對右手調律者就不那么方便合理了。因此出現了"右手立姿"(也有相當數量的右手坐姿)、"左手坐姿"的調律師群體。這也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因出現了"右手"不適應,必然會產生與其相適應的"左手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