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傅聰七歲半學琴,今年剛好是彈琴七十年。12月2日,傅聰將再度蒞臨琴臺音樂廳,獻演武漢晚報之夜,他笑言為自己七十年的鋼琴旅途交上滿意的答卷。
從7歲半學琴開始,傅聰與肖邦結下了不解之緣。1955年,年僅21歲的傅聰受邀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最終獨得瑪祖卡演奏獎。傅聰成為西方音樂家眼中,最能表現肖邦詩情的藝術家。有波蘭性格的中國人、中國籍的波蘭人也成為西方音樂界對傅聰的第一印象。
過去,傅聰每天花11個小時與鋼琴促膝談心。中年之后,傅聰的手經常腱鞘發炎。這也是每次見到傅聰,他的手上總是纏繞繃帶的原因。雖然現在傅聰每天練琴時間減到8個小時,但是每當有人問道:是否打算退休時?這位鋼琴大師總是爽朗大笑:我是是音樂的傳教士,人生的大半輩子消磨在琴上,太辛苦了!但我還沒有退休的計劃。鋼琴是傅聰的終生情人。傅聰坦言,自己六十歲之后才真正懂音樂,而現在才是自己的黃金時期。
在12月2日的鋼琴大師傅聰獨奏音樂會上,他將演繹李斯特完美鋼琴作品《第123首彼得拉克十四行詩》、貝多芬的《第十五鋼琴奏鳴曲》、舒伯特的《匈牙利旋律》、《慢板》等經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