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一架黑白鍵克拉維克鋼琴,從中國鋼琴之鄉的浙江德清洛舍鎮出發,行走246公里,來到南京下關窯上村村口。環衛工家庭女大學生侯云正在巷道口張望。當鋼琴被眾人七手八腳抬進窄窄的巷道,轉過幾道彎,在院落中放下,侯云一躍而上,彈奏了兩首鋼琴曲。今天很高興,以后回家也可以練習了。她說。
侯云是江蘇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大二學生,家中有四口人,其父侯先友、其母侯春梅都是下關區的環衛工人,弟弟由于成績不好,回了揚州寶應老家。侯云父母1985年來到南京打零工,現在都在下關區做環衛工,每人每月可以拿到1200元的工資。家中只有侯云一人有南京市戶口。
由于從小就喜歡琴棋詩畫,侯云上大學就選擇了今后可以從業幼師的學前教育專業。讓她發愁的有兩件事:學校琴房琴少人多,每次上琴都要排隊,練習時間有限;一年學費6000多元,伙食費每個月控制在400元,父母壓力很大。對于力所能及的第二個難題,一到寒暑期,她就出去做兼職,貼補家用,有時暑假她就在下關做2個月的臨時環衛工,騎電瓶車出去撿垃圾,一個月也有1200元臨時工資。
有一次媒體拍到她正在打工的照片,這張照片被浙江德清洛舍鎮的政府工作人員看到。洛舍鎮是有名的中國鋼琴之鄉,盛產鋼琴。于是,工作人員萌生了送鋼琴的想法,幾次三番,與侯云本人、所在學校終于聯絡上。一架黑白鍵、價值近兩萬元的鋼琴被選中,開始了圓夢之旅。
侯云的家是一個不足十平米的棚戶房,里面有一張床、一張吃飯用的桌子,灶臺放在屋外水泥棚下。為了能放下鋼琴,侯春梅把飯桌收到床尾,把水泥地清掃干凈,騰出一面靠窗的墻。鋼琴靠墻后,屋里只剩下一條走道,容一人走過。
但侯云仍然掩飾不住興奮。從去年暑假開始,我一共攢了4000元錢,準備買鋼琴,后來交給父母交學費了,侯云笑笑,但現在,我回到家也可以練琴了。
侯云父母站在一邊看著女兒彈鋼琴。侯先友說:想起女兒上小學時,那時我們住的房子只有3平米,不管刮風下雨,女兒搬個小板凳在陽棚外寫作業,天冷時手腫得像個蘿卜……今天非常高興,希望女兒好好學習,今后找個好工作,至于我們么,我們不期待她能給我們什么,只要她自己好就行了。侯春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