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勇
一位是留學于莫斯科音樂學院——中國的俄羅斯音樂權威指揮家。一位是俄國鋼琴學派最佳代言人,傳奇般的鋼琴大師。7月4日,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光明的旅程2014|15音樂季中,指揮家張國勇將攜手鋼琴家加夫里洛夫為大家帶來最耳熟能詳的俄羅斯經典協奏曲之一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此外還將演奏被稱為拉赫瑪尼諾夫管弦樂巔峰之作的《第二交響曲》。
《紐約時報》:當代最重要的鋼琴大師
傳奇加夫里洛夫再訪大劇院獻巔峰大作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光明的旅程2014|15音樂季中,樂團已經先后在中外著名指揮家鄭明勛、根特·赫比希、陳佐湟以及張藝帶領下奉獻了四場精彩的交響音樂會。6月初,在首席指揮呂嘉執棒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赴臺北巡演,受到當地觀眾盛贊,臺灣著名打擊樂演奏家朱宗慶認為這是一場令人享受的音樂會,他說,通過現場觀眾熱烈反應,就能看得出樂團已經征服了挑剔的臺北觀眾。而作為2014|15音樂季第五場交響音樂會,7月4日樂團特別邀請到了俄羅斯鋼琴泰斗加夫里洛夫前來獻藝。
加夫里洛夫年少成名,他贏得的第一個獎項便是1974年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當時他年僅18歲,同年他在薩爾茲堡音樂節首次登場,救場因病取消演出的李赫特而揚名世界舞臺。隨后加夫里洛夫又和許多世界級管弦樂團演出,享譽國際。在1976至1990年間,加夫里洛夫成為EMI獨家的藝術家,贏得了包含1979年的留聲機大獎、1981年的德國唱片大獎等諸多國際獎項。加夫里洛夫在1998年被飛利浦唱片選為二十世紀偉大的代表性鋼琴家。《紐約時報》更稱其為當代最重要的鋼琴大師。
從1994至2001年,加夫里洛夫沉寂了7年,且幾乎沒有公開的音樂會演出。蟄伏期間他潛心鉆研學習哲學和宗教,并思索對音樂的新概念和新態度。在離開俄羅斯16年后的2001年,加夫里洛夫返俄并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一晚演奏了四首鋼琴協奏曲。自此之后,他開始更加頻繁的在世界各地演出,并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在本場音樂會中,加夫里洛夫將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談到俄羅斯音樂,加夫里洛夫說:我的演奏風格基本來源于我的祖國俄羅斯,完全來源于我幼年時俄羅斯音樂學派的積淀,雖然我已經離開俄羅斯超過了30年,我在德國首先生活了12年,然后自從2001年我就一直生活在瑞士,然而我的心一直與俄羅斯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從老肖到拉赫瑪尼諾夫
張國勇將俄式旋律進行到底
本場音樂會將由我國著名指揮家,也是演繹俄羅斯音樂權威代表張國勇先生執棒。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雙拉二專場也是張國勇繼去年的肖斯塔科維奇專場之后再度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出俄羅斯經典音樂,談到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張國勇表示:你一開始會非常之入迷,一種會讓你愉悅,讓你思考,一種瞬間的著迷感,因為拉赫瑪尼諾夫的旋律悠長,非常優美。我是70年代上大學之前就接觸了他的音樂,簡直入迷的不行,可謂久旱逢甘露!之后,隨著張國勇去俄羅斯讀書,他對拉赫瑪尼諾夫又有了深層次的了解:我后來讀了他的書信,研究之后,慢慢了解到不僅僅是之前表面的優美,其實是有很深的哲學思想在里面。當我們慢慢學習其他20世紀音樂之后,再來看他的音樂,帶來一段從起點,經過長途跋涉,高山險阻,最后回歸心靈家園的音樂歷程,真是甜美自然!
談到俄羅斯鋼琴家加夫里洛夫,張國勇表示:他是一位極具才華的藝術家,我想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像《駱駝祥子》這樣的音樂只有郭文景可以寫出來,他血液里留著民族的東西。我比較相信這位俄羅斯大師來演奏會相對到位一些,更接近作曲家的精神實質。另外這部20世紀的鋼琴作品兼具可聽性和技巧性。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也是一位鋼琴家,技藝十分高超,對鋼琴這件樂器越熟悉,他對技巧發展的特別到位,淋漓盡致!所以說這部作品是非常完美的。此外,在本場音樂會的開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還將演出格林卡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對于為什么在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專場演出格林卡的作品,張國勇告訴記者格林卡被稱為俄羅斯的交響樂之父,任何的俄羅斯作曲家尋根的話都可以尋到格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