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正值中國新年除夕夜,受主辦方中奧音樂家藝術家協會和維也納音樂學院的邀請,香港5位杰出的少年鋼琴家陳朗禧、廖兆鑫、陳妍心、鄭可炘、佐藤安里紗,在老師廖明飛的帶領下,遠赴奧地利與維也納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著名小提琴家Konstantin Weitz,鋼琴系主任、著名鋼琴家Elisabeth Bollmann,丹麥著名大提琴家Irmelin以及中國駐奧使館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張洋聯手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2014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是5位鋼琴少年首次參加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是首次嘗試室內樂合作。當中國鋼琴少年與奧地利音樂家激情碰撞出精彩絕倫的音樂味道,當10多歲天才少年與耳順之年的老教授高低相和余音不絕時,當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上空彌漫開中國傳統春節喜樂《花鼓》的音律,音樂會現場和遠在東方故國的觀眾,都感受到了新年的暖意。
16首作品豐富多彩 觀眾大呼見所未見
1月30日下午3點,維也納音樂學院音樂廳座無虛席。匈牙利市長秘書、維也納音樂學院院長等人士與近千名樂迷一起分享這次精彩的音樂盛宴。在音樂會開始之前,院長Schmid特意上臺致辭:這是勃拉姆斯第一次舉辦音樂會的地方,今天也第一次迎來了年齡最小的亞洲演奏家,這讓我們倍感期待……10分鐘的演講表達了他對東方鋼琴少年的熱烈歡迎以及對本次中西合璧的音樂會的無限期待。接下來5位鋼琴少年輪番與4位音樂大師激情演繹碰撞:當10多歲的小女孩遇上丹麥著名大提琴家Irmelin、中國駐奧使館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張洋,他們合奏的《春之聲》,頓挫的節奏、圓舞曲的曲風,一下鍵,便將施特勞斯的音樂風格凸顯出來,這位十多歲的小精靈時而獨奏、時而用眼神示意、時而又點頭配合,早已爛熟的樂譜讓她的手指如流水般流淌的同時,眼睛的余光還兼顧著3人之間的合作,默契程度讓人不可思議;陳妍心獨奏的《花鼓》是這次音樂會讓中國觀眾最有感觸的一曲,大年三十身在異鄉,音樂會上奏響具有濃郁中國年俗特色的旋律,可謂應時應景,陳妍心由內而發隨琴鍵迸發的歡快氣場深深的感染了現場觀眾;而佐藤安里紗的出場讓她的老師著實捏了一把汗,由于排練趕時間沒來得及吃午飯,胃痛的侵襲怕影響狀態,當她從容的開始奏響音樂,隨著旋律的遞進起伏,音樂情緒占滿了整個殿堂,手指精準、飛快的跑動,讓這架五千余萬人民幣的純手工鋼琴發出震撼人心的音響……
整場音樂會共16首作品, 6首室內樂合奏,5首中國鋼琴少年的獨奏,還有5首交差合奏,曲目涉及到中國、俄羅斯、波蘭、挪威等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各類作品。曲目之豐富、演奏形式之飽滿讓觀眾大呼見所未見,音樂會在觀眾們熱烈的掌聲和歡呼中延長了20余分鐘才得以閉幕。之后維也納的演奏家們也對這些鋼琴少年給與了極高的評價,Konstantin Weitz教授表示:這些孩子太可愛了,與他們合作我感覺自己被照亮了,充滿生氣和力量,這些孩子不僅有高超的技術,更有音樂所追求的純粹,完全超越他們的年齡讓人不可思議,我向你們發出邀請,希望每年都有機會一起分享音樂的美好!
排練時間緊張 難不倒實力在手的少年
盡管這是第一次赴奧地利參演如此高規格的音樂會,但這些鋼琴少年所表現出的音樂素養卻讓大師們驚訝,他們不敢相信這些最小只有10幾歲、最大20歲的孩子能有如此技藝。孰不知這5位來頭相當不小,單看年紀小小的陳妍心便已是斬獲過國內及香港多個鋼琴比賽的冠軍得主,2013年更憑借一首10分鐘的大型作品《波蘭舞曲》op.53一舉獲得香港國際鋼琴家協會鋼琴獨奏比賽少年組金獎,而年齡最大的陳朗禧更是世界鋼琴家理查德德·克萊德曼和郎朗鋼琴音樂會的座上賓。在他們的音樂世界里,不僅有觀眾的掌聲,更有課堂的汗水、舞臺的磨礪。
5位鋼琴少年飛赴奧地利之后,便馬不停蹄的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起初奧地利音樂家們也質疑如此短暫的排練和年齡如此小的鋼琴少年能否上演這樣高規格的演出,但當第一個被點名哪位是和郎朗合作過的鋼琴家,請第一個來的陳朗禧淡定地坐上琴椅從容演奏,從技術到臺風,瞬間征服了現場的音樂家。Konstantin Weitz教授在與廖兆鑫合作排練了一曲之后,反而更加不肯怠懈,表示:今晚我還要再認真練習練習,這樣才能和這些少年鋼琴家們更好的演繹明天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