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炫動·琴音·相聚仙女湖大型主題鋼琴音樂會在新余天工大劇院華麗上演。當香港著名青年鋼琴家陳朗禧和廖兆鑫攜手走上新余天工大劇院的舞臺,帶領香港、新余、南京60余名琴童,共同奏響現場近40架鋼琴演奏壓軸曲目《我愛北京天安門》時,臺下觀眾沸騰了……
作為新余規模最大的青少年主題鋼琴音樂會,當晚8名香港青少年鋼琴家、南京3名琴童、新余7名琴童攜當地60名學生為觀眾呈現了21首古今中外的經典旋律。也許這些小演奏家們飛快的手指并沒有迷亂你的眼睛,但是他們全情投入的熱情以及音樂釋放出的豐富情緒足以感染全場的觀眾,此刻掌聲作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音樂會也是繼4月28日在新余青少年宮演奏廳舉辦的2013香港少年鋼琴家鋼琴獨奏音樂會之后,香港金紫荊音樂基金會與新余音皇鋼琴學校的再次聯手,共同舉辦的香港青少年鋼琴家與新余優秀琴童首次同臺演出。當晚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掌聲淹沒全場,當音樂會總監、香港著名鋼琴家廖明飛老師攜學生鞠躬致謝時,他嘶啞的一聲謝謝引得臺下媒體蜂擁圍住。7天,80個小時的高壓集訓,這場華麗盛宴背后的課堂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3地少年演奏家,玩瘋炫動琴音
7點30分,音樂會在新余8歲琴童黃嘉怡的《開場幸福調》獨奏中開場,現場頓時安靜下來,悠揚的琴聲似絲絲蟲鳴,飄進心頭。演出在廖明飛老師設計的獨奏、五重奏、六手聯彈、雙鋼琴、雙鋼琴八手聯彈等多種演奏形式中穿梭進行,令人目不暇接:看廖偲婕等5名香港小演奏家演奏的五重奏《馬刀舞曲》,一改以往管弦樂的風格令觀眾耳目一新,急板的強奏迅疾奔放,乍一聽好似一人彈奏,他們之間默契的配合,飽滿的和聲,強烈的情緒將這首描寫庫爾特族出征前的戰斗舞曲表達的惟妙惟肖;聽劉思琪及鄭可炘等新余、香港兩地的四位小演奏家合奏的雙鋼琴八手聯彈《木偶兵進行曲》短促、鏗鏘的琴聲儼如4位小士兵,充滿斗志;當香港的陳朗禧和新余的劉陳曦雙鋼琴再現馬克西姆的《野蜂飛舞》,那動感的旋律、快節奏的變幻頓時點翻全場激情,他們用手指營造著緊張急促的蜂群,用音樂對話情感,一首作品奏畢,引臺下爆發出長達6分鐘的雷鳴掌聲,觀眾直呼太過癮。音樂會在陳朗禧、廖兆鑫領奏60余名琴童合奏的《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旋律中,完滿帷幕。
這場音樂會讓新余的觀眾大飽耳福,優美的旋律、絢麗的舞臺布景和高科技的音樂設施全方位呈現了一場絕倫的鋼琴音樂會。這些小演奏家大的有19歲,小的只有7歲,他們一個一個都是舞臺上的精靈。尤其是香港的小演奏家們,更是身經百戰的演員和高手。他們的演奏讓觀眾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激動、悲傷、歡快、寧靜……
7天80小時集訓 臺下眼淚換臺上喝彩
為了能呈現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廖老師帶領香港小演奏家們,提前抵達新余,為新余音皇鋼琴學校從近百名琴童中篩選出的7名優秀學生進行為期7天的鋼琴集訓。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廖老師從早到晚每天連續12個小時的課程安排,目的就是讓孩子們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而不是簡單的音樂炫技。這場呈現了三地少年鋼琴家們精彩演奏的音樂會,背后飽含了師生共同的辛苦付出。
開課的第一天,廖老師45分鐘的公開課,便因為150余人的旁聽,變成了2個半小時的大課。廖老師通過肢體、詮釋、畫面等全方位的講解啟發孩子們主動思考音樂的積極性。他不要重復的示范,而是讓孩子們自己聽演奏音效,引導他們用音樂對話、歌唱,充分表達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當某些學生不能達到老師要求時,廖老師嚴厲的指導也讓孩子們流淚,但有壓力就有成長。當課程進行到第5天時,孩子們都發生了奇跡性的轉變。一位新余音皇學校的鋼琴老師說:看廖老師的排練是震撼的,他用形象的方法引發孩子們內心的音樂情緒,從呼吸、歌唱、節奏、放松、控制、互動等各方面來授課,讓孩子們從被動演奏變成主動表達,真正的激發了內心的音樂性,在這個過程中技巧似乎只是表達的載體。在7天的集訓里,除了廖老師的授課,三地的孩子們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學習,建立了友誼,增長了技藝。
對話廖明飛
引進來、走出去,帶學生走入絕美黑白世界
記者:您對本次音樂會的呈現滿意嗎?
廖明飛:這場音樂會完全達到了我預期目的,7天的集訓孩子們成長很快。比如11歲的陳敏坤,在演出現場,他所呈現的不再是簡單的彈奏,而是將自己融入到音樂當中,將一首難度極高的肖邦的《諧虐曲》表現得相當完美,像換了一個人。
記者:聽說在7天的集訓里有4個孩子哭鼻子?
廖老師:對,他們說每次演奏不好,老師的臉就黑了(笑聲)。因為時間太短,要給孩子們灌輸很多全新的音樂理念和方法,接受起來也有個過程,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是對我自己的挑戰。
記者:這次音樂會很多節目都有創新,比如《馬刀舞曲》好像是第一次以鋼琴五重奏的形式呈現?
廖明飛:是,為了保證演出效果,整場音樂會從曲目的挑選和演出形式的編排上頗費了一些功夫。很多音樂進行了全新的改編,《馬刀舞》原是交響音樂,改編成鋼琴五重奏是首次呈現,因為臺下大量的練習,演出當晚效果還可以。
記者:您覺得舞臺實踐和琴房授課哪個更重要?
廖明飛:二者缺一不可。課堂是基礎,是汗水和付出,舞臺則是釋放,讓他們通過舞臺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掌聲帶給自己的成就,是讓學生堅持的絕好刺激。
記者:讓孩子們走出去,是您和音皇鋼琴學校校長鄒翀攜手的紐帶?
廖明飛:對,特別感謝鄒翀校長積極搭建的交流機會,他希望為新余的琴童在考級外創造一個更加高端、國際化平臺,開闊視野,讓孩子們走出去。從琴房走向舞臺,從舞臺走向世界是我們倆一致的理念和目標。
記者:演出結束后,很多家長都問什么時候您還能再來新余?
廖明飛:一定會再有機會。接下來在本次音樂會登臺的7名新余優秀小鋼琴家將赴北京、青島等地參加我們金紫荊音樂基金會舉辦的鋼琴演出,我們期待這些音樂少年們一次又一次在舞臺上完美綻放……
文/張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