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蜚聲國際的鋼琴家郎朗與成都小伙子、青年單簧管演奏家浩天的首度合作。一曲奏罷,郎朗對浩天豎起了大拇指,非常欣賞地說:浩天非常有才華,我們上午排練了一次,很短的時間就有很默契的交流,今天現場單簧管音色明亮剔透,浩天的發揮很出色,繼續加油!
郎朗此番來蓉有兩個身份:第一是財富論壇嘉賓,另一個是格萊美中國文化大使,明晚他將在財富之夜——格萊美巨星音樂會上,聯袂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譚晶,歌手容祖兒等與格萊美巨星同臺獻藝。今天由新加坡商會主辦的《感謝成都音樂匯》上,率先亮相的浩天與Bass江紹詩演奏了美國作曲家摩頓·顧爾德的《Benny's Gig》(《班尼的演奏》),單簧管在每一個音區間如魚得水的游走,高音區嘹亮,中音區富于表情,音色純凈,低音區渾厚而豐滿,與Bass的配合宛如行云流水一般。音樂真是有一種魔力,單簧管的清朗與Bass的低沉,有一種喝到一杯極好、芳香的奶茶的感覺,牛奶、紅茶、糖的濃度與配搭,什么都剛剛好,令人唇齒留香,心曠神怡。郎朗與浩天的合作,無疑是音樂匯最大的亮點。兩人的亮相,讓很多中年觀眾也不淡定了,紛紛掏出手機拍照,記錄這一難得的畫面。他們帶來的作品是法國著名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路易·卡優札克的代表作《Cantilène》(《小歌》),流暢動人的音符從郎朗的指尖淌出,他豐富的表情依然與樂曲相融合,不時也為浩天的演奏浮起會心的微笑。單簧管清澈的樂聲蕩漾,明媚與憂傷緩緩流出,極富感染力。
浩天的每一個音符,都拿捏出恰到好處的力度。單簧管與鋼琴配合得好似兩位老友,從容不迫地傾訴內心世界,這一刻,你眼前浮現的是什么畫面?是看窗外飛鳥掠過的云淡風輕,還是憶起了一個屬于青春的秘密?浩天去年以全額獎學金考取了美國密歇根大學音樂學院單簧管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回家過暑假期間,得到了與郎朗合作的機會,他也直呼榮幸,面對郎朗的贊賞,他對記者說:很榮幸與郎朗合作了這支浪漫的曲子。我想說,音樂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們的首次合作,竟是在我的家鄉,我受益匪淺,非常珍惜音樂賜予的緣分。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能有進一步向郎朗學習的機會。我也希望,隨著祖國的不斷開放和強盛,越來越多中國的音樂人將像郎朗一樣走向世界的舞臺,讓世界聆聽我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