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琴聲靈動似水,不張揚,卻安靜得有力量。前晚,來自法國的著名鋼琴家亞歷山大·塔霍就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奉上了這樣一場曼妙的鋼琴獨奏音樂會,豐富而飽滿的琴聲如清泉般流淌而出,仿佛洗凈了風沙污濁,也撫平了人們春日里的浮躁心情。
塔霍是法國首屈一指的鋼琴家,有法國奇跡之美譽,但很多中國觀眾認識他還是通過他在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愛》中的客串表演。音樂會上,他一出場,就聽到觀眾席里發出真帥啊比電影里還瘦還精神啊的稱贊,而他還享有360度拍照無死角的好名聲,一張文藝氣息濃郁的娃娃臉任誰都想象不出他是1968年出生的大叔。
當晚的音樂會,塔霍帶來了自己拿手的德奧作品——舒曼的《童年情景》和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以及斯卡拉蒂的7首鋼琴奏鳴曲和自己改編的馬勒《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在這個仿佛只能被輝煌交響樂裝得滿滿的偌大音樂廳里,塔霍一人加一琴,竟也毫不遜色。開篇是舒曼的《童年情景》,晶瑩剔透的琴聲恍若清泉從他的指尖汩汩流淌而出,慢慢溢開,整個音樂廳仿佛成了被陽光曬暖的一池湖水,人們享受著水中的靜謐,也欣喜于塔霍指尖挑起的歡快漣漪。一幕幕童年情景也被塔霍那飽含情感的細膩演奏喚醒,好像那年夏天樹蔭下的嬉戲已然歷歷在目,騎木馬捉迷藏……一起開啟了腦海里的時光機。而在演奏斯卡拉蒂的7首鋼琴奏鳴曲時,塔霍賦予了音樂斑斕的色彩,或清新或溫婉或絢爛,每一首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彩。
下半場,塔霍奉上了自己改編的馬勒《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在他看來,馬勒《第五交響曲》的柔版樂章是個杰作,它一方面非常懷舊,另一方面又極端暴力,非常吸引人。而塔霍的演繹展現出音樂層次的豐富細膩與情感的浪漫充沛。而塔霍彈起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時,不僅有溫柔的一面,也有力量迸發的時刻,沒有夸張的表情,幾次從琴凳上略微起身,用整個身體奏響的是狂瀾般沸騰的聲音。天津音樂學院周小靜老師在聽完音樂會后表示:非常精彩。改編的馬勒作品將復雜的副旋律都融為和聲并加上鋼琴化織體,音響極美。舒曼的《童年情景》和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音色變化細膩豐富,各層次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很鮮明,后者尤有耳目一新之感。
演出結束后,塔霍還舉辦了簽售會,專輯銷售一空。很多樂迷說,這是一場優雅而賞心悅目的音樂會,令人格外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