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貝多芬,樂迷們往往首先想起《悲愴》和《命運》等風格濃烈的作品。明晚,武漢愛樂樂團將攜手德籍華裔鋼琴家黃安妮,在琴臺音樂廳帶來一場音樂會,帶領(lǐng)樂迷認識一個不一樣的貝多芬。
黃安妮1989年生于德國,是中韓混血兒,從小接受純正的西式音樂教育。國內(nèi)的琴童背后大多都有一個全程陪伴郎爸式家長,但黃安妮小小年紀就一個人獨自在柏林學習。2002年以來,她數(shù)次獲得德國國家級比賽年輕音樂人鋼琴獨奏與鋼琴室內(nèi)樂首獎、韓國國際青少年成就大賽、德國國際格羅特里安斯坦威鋼琴大賽等多個大獎,經(jīng)常受邀在國際各地演出。黃安妮介紹,她曾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臺北市交響樂團等中國樂團合作過,此次是首次來漢亮相。
音樂會上,她將為江城樂迷帶來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相對于《命運交響曲》,這個作品比較少人演奏,但是我很喜歡它,這是貝多芬青年時期的作品,寫得非常陽光、柔和,甚至還有幽默的部分,能夠聽到莫扎特和海頓的影子,這和他晚年的風格很不一樣。希望能借這部作品讓大家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貝多芬。
音樂會下半場還將演奏俄羅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d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革命》,這部作品規(guī)模宏大,風格鮮明,充滿了超現(xiàn)實的嘲諷和幾近無助的吶喊,將和上半場的風格形成強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