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國家大劇院2012國際鋼琴系列音樂會又將迎來一位別具風格的實力派大師——瑞士鋼琴家安德烈·漢弗里格。作為目前國際樂壇各大鋼琴節爭相邀請的當紅明星,此番漢弗里格首度加盟大劇院鋼琴系列,將為北京觀眾獻上德彪西、舒曼以及貝多芬的經典曲目。
德奧杰出歌唱家之子
音樂世界的冒險家
出生于柏林的鋼琴大師安德烈·漢弗里格是瑞士著名男高音恩斯特·漢弗里格(Ernst Haefliger)的兒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其父在演唱德奧音樂方面造詣頗深,與卡拉揚、弗里喬伊等大師的緊密合作更是被樂迷傳為佳話。正是由于出生于一個顯赫的音樂世家,使得安德烈從小便萌生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的信念,之后,他深造于紐約的茱莉亞音樂學院,擁有高超技藝和音樂才能的他很快與眾多美國主流交響樂團合作,如紐約愛樂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等等。其獨到的音樂才華使他躋身一流鋼琴家行列,《芝加哥論壇報》曾評價道:與多數演奏能手不一樣,漢弗里格技藝高超的鋼琴家身份之外,更是一位音樂家,他的彈奏具有觀賞性,更重要的是,他的音樂值得聆聽。
不僅紅遍全美,在他的家鄉歐洲,漢弗里格同樣經常接到大型樂團的邀請,包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維也納交響樂團。與此同時,各種鋼琴藝術節也相繼對他拋出橄欖枝,特別是他在琉森音樂節、薩爾茨堡藝術節、BBC逍遙音樂節和維也納藝術節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漢弗里格在挑選演奏曲目時也別具一格,與其他鋼琴家每年以一套作品闖世界不同,在過去5年中,漢弗里格嘗試了9套不同類型的曲目,英國《獨立報》如此評價漢弗里格:他是一個敢于冒險的音樂家,似乎沒有他靈敏的手指不敢碰觸的題材。
奉上樂圣最苦澀的鋼琴巨作
鋼琴史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漢弗里格幾乎演奏過貝多芬所有的鋼琴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北京的音樂會上,他也將延續近年來的貝多芬計劃。屆時,他將特別帶來貝多芬偉大的《降B大調第29號鋼琴奏鳴曲》(又名《槌子鍵》)。在貝多芬晚期創作的五首鋼琴奏鳴曲中,此曲的規模最為宏偉,技術最為復雜。據說,當時英國制造的鋼琴性能舉世聞名,倫敦的鋼琴制造商勃洛多烏德送給貝多芬一架出色的鋼琴,貝多芬也因這一架鋼琴而創作了這部巨大的奏鳴曲,因此稱為槌子鍵琴,以有別于撥弦鍵琴,該曲出版時,便有評論人贊美說:這是一部巨人、宏偉的奏鳴曲,是鋼琴史上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談到本場北京音樂會,漢弗里格告訴記者:本場音樂會將圍繞貝多芬的奏鳴曲展開,這部最閃耀光輝的鋼琴作品《槌子鍵》是貝多芬在多災多難的環境下寫出來的,他要為生存而寫作,是多么辛酸的事。雖然這部作品對觀眾略顯生澀,但我還是堅持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觀眾演奏此曲,讓這部作品重現光輝,并且我也會著重展現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
除了貝多芬的這首奏鳴曲,漢弗里格還將帶來德彪西的《印象集》第二冊以及舒曼C大調《幻想曲》,漢弗里格說:音樂會中演奏德彪西的音樂是特別的安排,今年是德彪西誕辰150周年,我想讓大家感受到,這部誕生了百年之久的鋼琴作品依然充滿無限色彩。與其他鋼琴家一般對返場曲嚴格保密不同,漢弗里格的想法卻十分開放:我將選擇兩部李斯特的作品作為返場曲,在一場音樂會中讓觀眾看到更多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對觀眾而言也會是一個有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