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音樂王國里的驕子――澳門樂團交響音樂會與張昊辰在廣州大劇院拉開帷幕。其中最具亮點的當屬張昊辰聯(lián)手樂團演繹《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鋼琴協(xié)奏作品30》(簡稱拉三),這位年僅22歲的鋼琴家用自己精準的技巧與深刻的情感,成功地詮釋了這首世界最難鋼琴曲,讓人印象深刻。
當晚的上座率在九成左右。澳門樂團表演《德彪西:牧神的午后》之后,少年得志的深圳鋼琴家張昊辰閃亮登場。面對一部結構復雜、技巧高深的作品,挑戰(zhàn)它無疑需要勇氣。5歲即開個人獨奏音樂會,第一位獲得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獎的中國人,經(jīng)過了多年國際舞臺錘煉的張昊辰也顯示出他愈加成熟的風范,將這首音響豐富、色彩斑斕的樂曲演奏出了新境界。張昊辰與樂團的合作也很精密,指揮呂嘉幾乎沒看張昊辰的左手,似乎極為放心他的演奏。曲奏完,全場觀眾掌聲和歡呼聲不斷,張昊辰連連鞠躬,呂嘉則興奮地拉著他的手高高舉起向全場致意。在多次謝幕之后,張昊辰加演了一首肖邦升C小調夜曲,他那富有詩意的風格得到更加典型的體現(xiàn)。下半場,澳門樂團帶來了一首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樂團將9幅優(yōu)美的圖畫一一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特別是其中磅礴的基輔大門讓人印象很深刻。但樂章之間還是出現(xiàn)了零星的鼓掌,樂手也有點面面相覷。不過,呂嘉還是很慷慨地說:看到這么熱情的觀眾,我們決定加演一段。在一首小曲之后,約2個小時的音樂會在觀眾的依依不舍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