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2日)下午,一曲曲優美動聽的鋼琴演奏在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回響,為人們在炎炎酷暑送來了一絲清涼。經一周前初賽選拔,10名幼兒組、14名小學A組、22名小學B組小選手,在全市各區縣推薦的260名琴童中脫穎而出參加2012上海市學生藝術單項比賽鋼琴決賽角逐。小選手和家長們,還有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及各區縣中心教研組的鋼琴專業教師,共同觀摩了這一公益性、高規格比賽的盛況。
在小學組比賽現場,一對在上海日本人學校就讀的日籍小兄弟特別惹人注目,哥哥山根尚泰山和弟弟根尚浩攜手闖入決賽。原來,兄弟倆一直生活在上海,師從中國老師學琴。哥哥已經是第二年來參賽了,他們表示:非常高興來這里與中國小朋友切磋琴藝。
候場區,有老師一眼認出了參與這項比賽的老面孔,來自上海市一師附小五年級(4)班的朱璟廷同學。作為一名多次榮獲國內外鋼琴賽大獎的靜安小選手,他已經是連續三年參加這一賽事,并且在第一年就取得了問鼎金獎的好成績。和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抱著超越自我目標的小選手不同,問他為什么還如此執著參賽?朱璟廷的回答讓記者大跌眼鏡——兩個字好玩。
朱璟廷四歲開始學琴,沒想到,一學就不可收拾,堅持到了現在。他屬于競賽型選手,上臺就興奮。小小年紀他還在潛心創作,自彈自唱是他拿手好戲。朱璟廷的媽媽告訴記者,當初家里根本就沒人想過要把兒子培養成鋼琴神童,學琴的初衷只因當兒科醫生的外婆的一句話:學琴有益于開發左右腦。在朱媽媽看來,兒子學琴得到全家支持的關鍵一點就是他樂在其中。他不像有些孩子是被父母逼著學,自己彈琴彈得很開心,這讓我們做家長的很欣慰。
來自上海市天山二小的陳正桐同學,馬上要升三年級了。這次他為大家帶來了舒伯特的《即興曲》。一氣呵成的演奏,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也讓評委刮目相看,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謝謝大家!演奏完畢,他彬彬有禮地鞠躬謝幕。你真棒!陳正桐剛下臺,就有老師上前憐愛地摸著他的小腦袋鼓勵他,為他加油打氣。又有誰會想到,這位年僅9歲的帥氣男孩,竟是一位自閉癥患者。
問起兒子何時開始學琴,陳媽媽竟然脫口而出精確到月份的時間:5歲零3個月。是的,正因為刻骨銘心所以記憶深刻。對于當年老師建議孩子學鋼琴,陳媽媽內心充滿了感激:鋼琴叩響了桐桐的的心門,正是鋼琴改變了他的人生,學鋼琴讓孩子變得愿意和外界交流了。
初賽時,陳正桐一度因為身體不適,中途終止了演奏,是評委善意地給予了他第二次彈奏的機會。他不負眾望,在初賽以小組第6名的好成績順利殺入了決賽。與普通孩子學琴相比,患自閉癥孩子學琴是難上加難,老師和家長付出的心血則更多。每堂鋼琴課陳媽媽都在一旁認真陪讀,而且課后還把老師教的內容整理成兒子能夠理解的筆記。她笑稱:一路跟桐桐學琴下來,我也變成了‘鋼琴通’,除了不會彈,其他五線譜什么的都爛熟于心了。
數年來,音樂學院的大四學生小張一直堅持著手把手教陳正桐彈鋼琴,沒有絲毫怨言。小張很耐心,也很照顧桐桐,所以桐桐和小張的關系特別好,一直叫他哥哥呢!說著,陳媽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心里明白:正是因為社會各界的關愛和鼓勵,讓孩子登上了靜安這個充滿溫馨和愛意的決賽舞臺,不但與老師、同學交上了朋友,還自信地奏響了不同凡響的生命樂章。
據了解,多年來,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主辦,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上海市學生藝術單項比賽鋼琴享譽滬上,為青少年營造了高雅的藝術氛圍,帶來了非凡的成長體驗。問鼎這一市級鋼琴賽事的最高榮譽,成為了廣大琴童心中夢寐以求的愿望……家長紛紛表示這是不可多得的正規比賽,小選手們的水準都很高,可以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決賽中,46名小選手自選曲目或獨奏或四手聯彈,演繹了《百鳥朝鳳》、《谷粒飛舞》、《小松樹》、《向陽花》、《土耳其進行曲》、《匈牙利狂想曲》等中外名曲,爭奪本屆藝術單項比賽金銀銅獎。現場專家評價:小選手們的琴聲嫻熟流暢,對作品理解度高、表現力強,又不失少兒特有的天真活潑,其中還不乏具有超常稟賦的鋼琴少年,賽事組織年年有進步。
據悉,賽后組委會不僅頒發本屆藝術單項比賽獲獎學生及指導教師證書,還將推薦獲獎小選手參加市級以上的重大藝術比賽及重要慶典活動,特別優秀的選手將獲推薦參加上海市學生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