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赴維也納,近距離聆聽音樂之都的天籟之音,無疑是每個音樂摯子心中最熾熱的夢想。6月17日,金地天才計劃2012維也納鋼琴之旅深圳賽區比賽于美麗的【金地天悅灣】盛大舉行。來自金地10個小區的32位業主小朋友參加了本次比賽,星海音樂學院資深鋼琴教授肖敏、深圳大學藝術系副教授葉婷均作為重量級評委嘉賓對賽事作出了精彩點評。最終,3位小朋友獲得了免費參與鼓浪嶼鋼琴之旅的機會,而來自金地梅隴鎮的陳法然和金海灣的馮海倫贏得頭籌,即將與全國各地的鋼琴寶貝一同奔赴維也納鋼琴之旅。
在近十余年來,深圳鋼琴文化的極速發展給深圳贏得鋼琴之都的美譽,但也避免不了因為成名過程太匆促而顯得沒有藝術底氣。深圳能培養出國際級鋼琴精英,鋼琴學子數量全國第一,也建起了中國第二的古鋼琴博物館和舉辦過名目繁多的鋼琴比賽,但是,總讓人覺得少了那么點藝術內涵。其實,這是因為深圳沒有經過長期的音樂藝術氛圍的熏陶和沉淀,缺乏藝術底蘊。
底蘊的東西需要歷史的沉淀,如國外的維也納,經過幾世紀音樂藝術的發展,形成了底蘊深厚的藝術文化,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海頓和約翰。施特勞斯的圣地,擁有聞名世界的音樂大廳、音樂學院、歌劇院、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等等,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幾百年來貢獻了不計其數的作曲家,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音樂家。在維也納,音樂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維也納人那種骨子里的對音樂藝術的喜愛以及維也納濃厚的音樂藝術氣氛,使其成為全世界的音樂圣殿。
我們什么時候也可以這么說:在深圳,音樂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呢?——關鍵是將深圳鋼琴之都的文化發揚光大,不僅要培養出更多李云迪朗朗,更要讓深圳市民隨時隨地可感受來自音樂文化的熏陶。發現兒童的藝術細胞,挖掘兒童的藝術潛能,這是金地集團天才計劃的初衷,而2012維也納鋼琴之旅作為全國性的鋼琴文化盛事,也在深圳鋼琴之都再掀學習鋼琴藝術的熱潮,金地集團的藝術之夢一直在路上,希望能為深圳建設鋼琴之都貢獻微薄之力。
維也納鋼琴之旅深圳海選賽選址天悅灣,源于對藝術的共同追求
如果把天悅灣看作一個人,他不只是擁有雍容華貴的外表,更有豐富的閱歷、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心靈。因此,天悅灣除了在產品本身追求極致之外,更致力于文化藝術的傳播和高端圈層平臺的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