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南音樂季6月8日將迎來第七場演出——王怡文鋼琴獨奏音樂會將在湖南音樂廳舉行。王怡文,這位來自臺灣的鋼琴家將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鋼琴家來自臺灣
王怡文,出生于臺南市,目前就讀于以鋼琴演奏著名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音樂學院,同時擔任該音樂學院秘書室助理職務。
王怡文自幼便學習鋼琴與打擊樂,后考入臺南藝術大學音樂系。17歲時,她赴美就讀全美頂尖的文理學院—— 歐柏林學院 ,后畢業于以室內樂著名的舊金山音樂學院,獲得音樂學士與碩士學位。其在校四年期間榮獲全額獎學金及鋼琴系最高榮譽。她曾在中國臺灣、美國、法國等地舉辦多個鋼琴獨奏音樂會,并活躍在世界音樂舞臺。2007年,她接受美國作曲家Nick Vasallo之邀,錄制了專輯出版。
王怡文將于今日抵達長沙,在此次長沙鋼琴獨奏會上,她將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在鋼琴曲里追憶逝水年華
肖斯塔科維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是前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當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遍及各種音樂體裁,特別是15部交響曲使他享有20世紀交響樂大師的盛譽。此外,他還培養了大批前蘇聯當代著名作曲家,深受前蘇聯人民的喜愛。他于1975年8月9日在莫斯科去世。
鋼琴創作貫穿了肖斯塔科維奇的一生,雖數量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總體音樂風格特征,并反映出作曲家在藝術上不斷探索的軌跡。《第二鋼琴協奏曲》創作于1957年,作品第102號,是肖斯塔科維奇為其兒子馬克西姆而作。作品在1957年5月10日首演于莫斯科音樂學院,由馬克西姆擔任鋼琴獨奏部分,并因此得到了莫斯科國立音樂學院的入學許可。同年12月左右肖斯塔科維奇本人也曾多次演奏過這首作品。這首協奏曲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樂曲中展示了兩種對比強烈的風格:一種是輕快、諧謔、輕松的幽默風格——表現少年特有的稚氣、熱情和活潑。另一種是優美、典雅的抒情風格——表現少年的憨直和認真。全曲充滿了年輕人的沖力和干勁,富有強烈的青春氣息。根據拉賓祖諾夫的說法,這首協奏曲顯示這位作曲家仿佛回到了他自己的年輕歲月,似乎是作曲家在追憶自己的青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