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大師課,是無錫日報攜手大劇院開設系列藝術大師課的首堂課。積極參與城市文化建設,為百姓搭建公益藝術活動平臺,無錫日報的社會責任感與文化擔當一覽無遺。借舉辦首屆城市漫步音樂節之際,無錫日報與大劇院精心策劃,整合優質演出資源,共同推出城市公共藝術課堂,為市民提供與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讓市民愛上高雅藝術,提升藝術鑒賞能力。
面向全社會征集88個鋼琴夢想、海選多位琴童現場接受李云迪點撥,“李云迪大師課”消息經由無錫日報、無錫日報微信及微博刊發后,響應者眾,因為參與者太多,出票近800張,大師課地點只能由原定容納400多人的小劇場移至歌劇廳,互動的琴童也由3位增至5位。下轉第3版>>>上接第1版>>>黨報的影響力,大大拓展了公益文化活動的參與面。
“莫扎特的曲子,應該是輕快的、活躍的,每個音符都有自身的意義,通過琴鍵充分表達,莫扎特的味道就出來了。”大師畢竟是大師,琴童周正一曲彈罷,李云迪的點評入木三分,而接下來,劉純青、周炫冰、顧緣、閆澤鵬等4位琴童,都得到李云迪手把手糾錯。“你不妨多聽聽《瀏陽河》這首歌,同時唱一唱,對曲子的旋律就熟悉了。”李云迪邊說邊哼唱起這首歌的曲調,純粹的鋼琴王子流露出輕快的一面,真實而感人。看到這一幕,一位樂迷感慨地說,“談”鋼琴的李云迪比彈鋼琴更生動有趣;5位琴童中,高度弱視達到殘疾程度的琴童閆澤鵬,是無錫文化藝術學校的學生,由媽媽與老師陪著來參加活動。雖然琴技稚嫩,但李云迪仍不厭其煩地反復在琴鍵上手把手教他。“活動太有意思了。”陪同小閆的陳老師告訴記者,這樣的活動將進一步點燃閆澤鵬的音樂夢想。
李云迪擁有無數樂迷,無錫日報文教專刊部主任孫昕晨便是其中一位。無錫日報作為主辦方之一,采編人員在大師課結束后到后臺銜接相關事宜,“古典音樂發燒友”孫昕晨巧遇李云迪的父親。一番交談,孫昕晨多年前為李云迪寫的一首詩《鋼琴家肖邦――致李云迪》(見4版)一下子打動了李爸,轉手交給李云迪。李云迪見后當下十分歡喜,孫昕晨隨后取出一本收藏了14年的《愛樂》雜志,那是2000年在李云迪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后,這家著名的音樂刊物為其推出的專輯,更給了鋼琴王子一份驚喜。一向孤傲的李云迪竟主動伸出手臂挽住老孫的肩膀:“咱們合個影吧!”大師巧遇知音的歡愉盡在不言中。
“這樣的大師課應該多辦!”有位樂迷告訴記者,無錫大劇院建筑一流,但觀眾藝術素養有待提高,大師課為愛樂者提供親近大師機會的同時,也為普通市民提供了藝術掃盲的機會。而在此后的漫步音樂節中,無錫日報、無錫大劇院將陸續推出由名家主講的藝術大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