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伊蘭就一直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執教。他在那里創新了現代音樂表演的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專項能力,滿足其不同所需。他帶領學生錄制了10張CD,并在YouTube上創建了自己的音樂館。他曾幫助馬特·薩維奇錄制的專輯《1個不夠,但20個足矣》登上了美國廣播公司《20/20》、《早安美國》以及《人物周刊》的頭版。
2009年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喬丹廳與安德烈·伊萬諾維奇合作演奏了“當古典遇到爵士”的音樂會,DVD于2011年發行,銷量甚好。這雙鋼琴的對話交織古典與爵士,淋漓盡致的詮釋了穆索爾斯基的杰作《展覽會之畫》。他們在歐洲的巡演被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為是“一次音樂歷史上空前的轟動”。
2014年,他與以色列著名青年鋼琴家塔爾·吉爾伯合作在中國巡演。同年,他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等著名場館舉辦系列鋼琴獨奏音樂會。他舉辦的音樂會常常通過電臺、電視向世界直播。他曾在許多劇院及音樂節演出,有英格蘭圣約瑟夫大劇院、漢堡貝奇施泰因中心、特拉維夫爵士音樂節、羅馬馬切羅劇場、圣彼得堡米洛音樂廳、紐約爵士俱樂部、波士頓爵士俱樂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等。
他一直致力于即興彈奏鋼琴曲。《節奏雜志》評價他:“他對音樂充滿激情,能通過音樂充分表達情感。你會不禁被他的表演所打動。”
節目單
上半場
1。 西班牙(奇克·柯里亞作曲)5’
2。 臉貼臉(歐文·柏林作曲)4’
3。 迪斯尼組曲(選自匹諾曹、美女與野獸、灰姑娘、獅子王)6’
4。 格什溫組曲6’
5。 鴛鴦茶(尤曼斯作曲)3’
6。 丹尼男孩(愛爾蘭民歌作曲)4’
7。 那些日子(鮑瑞斯·付敏作曲)6’
8。 秋葉(柯斯馬作曲)5’
9。 致愛麗絲(貝多芬作曲)4’
10。 心中的風車(萊格蘭德作曲)6’
11。 肖邦 第一敘事曲,作品第23號(10分鐘)
下半場
1。 飛越彩虹 (阿倫作曲)4’
2。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勃拉姆斯作曲)5’
3。 自由探戈(皮亞佐拉作曲)5’
4。 五拍(戴斯蒙德作曲)6’
5。 小刀麥克(魏爾作曲)3’
6。 貝森街的藍調(威廉姆斯作曲)5’
7。 中國曲目(待定)5’
8。 水邊的阿荻麗娜(塞內維爾與杜桑作曲)5’
9。 阿曼德倫巴(奇克·柯里亞作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