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中國樂器出口連續增長,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下降,在國家文化出口政策的扶持下有了恢復性增長。然而,2013年,樂器進出口額首次出現雙雙下降的態勢。
記者:據海關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樂器進出口貿易總額19.92億美元,同比下降2.64%,樂器進出口額雙下滑,主要是什么原因?
曾澤民:由于自身多重特性,樂器行業在發展不同階段的轉換上總要比其他行業晚幾年。其他行業已經感受到歐美經濟復蘇的暖意,危機的陰云才籠罩樂器市場。
去年國際樂器市場持續疲軟,中國樂器市場先抑后揚一波三折。年初國內銷售出人意料地冷淡,同時國際市場增長乏力,出口訂單由大變小,由長變短。好在6月份出口回暖,8~10月份內銷又起高潮,使得技術創新的潛能得以釋放,確保了全年穩中有升。
去年全行業進出口額在下降,但217家中型以上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28%,利潤同比增長13.33%。規模以上企業的出口上升,說明樂器行業在調結構、轉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業績。
記者:協會在支持企業轉型發展、推動樂器產業擴大出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曾澤民:協會在積極總結和宣傳行業、企業創新經驗的同時,繼續加強行業科研基地建設,開展科研成果交流活動;反映行業、企業訴求,開展專項研究和法律咨詢服務,以及展會和其他活動服務等。特別是參與樂器行業的標準制定,協會組織《樂器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宣傳貫徹和起草審定《廢舊樂器回收利用通用技術規范》等工作。
協會兩次與歐洲音樂聯盟舉行專題座談會,就音樂培訓、樂器進口關稅、知識產權保護和行業信息等方面進行研討;與國際MIDI協會座談交流,與德國、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國家和地區行業協會交流,探討技術交流與推廣活動。在與法蘭克福展覽公司、美國音樂制品協會合作的同時,為琴行業分會和會員單位提供出國考察協助等。
記者:您認為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目前的市場變局?
曾澤民:順勢而變,采取多元化戰略應對市場多變,利用差異化創造新商機,努力擴展樂器市場空間和延續高峰時段,最重要的是保證我們的企業和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