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僑周筱生在橫濱中華街開辦了鋼琴行,作為華僑首次在日本制作鋼琴。其制作的鋼琴音色優美,被稱為周氏鋼琴,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近日,橫濱市舉辦了華僑鋼琴制造策劃展,再次追尋了在日華僑與鋼琴興衰榮辱與共的歷史足跡。
截至10月14日,作為橫濱聲音祭的一個環節,橫濱華僑鋼琴制造展在橫濱開港資料館舉行。展覽還展示了關東大地震后周氏鋼琴在中國上海維修的證明卡等珍貴資料。
周筱生曾在上海學習調律和制造技術,于1912年左右在橫濱中華街開辦了個人鋼琴行——周興華洋琴專制所。周氏鋼琴是周筱生作為華僑在日本首次制作的鋼琴。此后,周筱生的妻子李佐衡跟隨丈夫來日,于1920年在橫濱市南區開設工廠制作鋼琴。由該工廠制作的鋼琴被稱為李氏鋼琴。目前,周氏鋼琴僅有18臺,李氏鋼琴僅有5臺存世。
此次小型策劃展通過照片、實物以及相關物品介紹了兩種鋼琴的歷史和特色。2007年,橫濱市一對教師夫婦將一臺古老的周氏鋼琴贈送給橫濱中華街老字號料理店萬珍樓。相關人員在這架鋼琴內部,發現了周氏鋼琴在上海維修的修理卡。
修理卡正面用英文印有上海威爾遜鋼琴商標,背面用漢語標注:公司位于(橫濱市中區)山下町,因關東大地震,鋼琴技師返回了上海。
策劃該展覽的主任調查研究員伊藤泉美說:這是非常珍貴的資料。關東大地震以后,橫濱就沒有鋼琴工匠了。周氏鋼琴工廠特意將鋼琴運往上海修理。這表明當時橫濱和上海交流非常繁盛。
華僑周筱生出生于浙江省,于1912年在橫濱中華街開設了 周興華洋琴專制所。然而1923年,周筱生在關東大地震中遇難。他的兒子雖然子承父業,鋼琴行卻在1945年的橫濱空襲中被夷為平地。周氏鋼琴雖歷經地震和空襲,但其代表著幾代在日華僑奮斗的經歷卻依然如同優美的樂音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