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國鋼琴界著名的石叔誠、洪昶、但昭義、劉詩昆4位鋼琴大師在威廉斯坦伯格暨長江鋼琴大師見面會活動中,分別試彈了長江鋼琴,并與在場的音樂愛好者們進行了交流。
鋼琴文化硬件成熟音樂節舉辦意義重大
石叔誠大師是我國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曾任中央樂團指揮、鋼琴獨奏,是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成員之一。曾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稱號。美國傳記研究院和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均已將他列入世界名人錄。他告訴記者,中國鋼琴生產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質量也越來越好。和德國的鋼琴品牌比較起來,宜昌生產的長江鋼琴民族品牌已經逐步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宜昌鋼琴制造業的飛躍指日可待,意味著鋼琴文化發展的硬性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了!
對比中外鋼琴教育,石叔誠認為中國鋼琴教育進入了一個誤區,鋼琴非常適合孩子的音樂啟蒙、陶冶情操,但學琴不代表一定要以此為生,可家長對孩子的期盼或者壓力還是太大了!他呼吁,希望能讓廣大愛琴學琴的孩子不再忙于考級練技術,而是真正地用心去彈好一兩首曲子,讓鋼琴文化的發展不再好高騖遠,而是自然而然。
石叔誠說,目前大眾對音樂文化的認知程度相當低,需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提高社會大眾的審美意識和文化品位,這次鋼琴音樂節舉辦的意義非常重大,在全國范圍內起到了促進鋼琴文化發展的帶頭作用。
打造鋼琴文化品牌提升宜昌文化軟實力
洪昶大師先后任教于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有30多年的鋼琴教育經驗,并任歷屆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和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評委,親眼見證了鋼琴業的成長發展。
在第一屆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舉辦時,洪昶便應邀來到宜昌參加系列活動。對于宜昌的鋼琴基礎教育,他記憶猶新,很高興見到宜昌這樣一個中等城市,開始有音樂生活的蓬勃發展!尤其是鋼琴免費進社區等活動,對下一代的音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時隔一年,洪昶對宜昌的鋼琴文化教育充滿信心,相信只要不斷提高宜昌鋼琴教育的師資力量和水平,讓更多人體會到鋼琴的樂趣,這樣就能讓文化有發展的土壤。
在洪昶看來,隨著柏斯集團落戶宜昌,短期內宜昌鋼琴制造業的發展必將迎來飛躍。這個時候辦長江鋼琴音樂節正是時候!他指出,在良好的硬件支持下,打造鋼琴文化品牌,提升宜昌文化軟實力水到渠成。希望宜昌能夠堅持辦好這樣的音樂活動,讓鋼琴文化更加繁榮起來。
打造鋼琴名城培養優秀師資隊伍
但昭義大師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注重鋼琴教學與演奏的理論研究,有《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論鋼琴演奏的基礎訓練》等多部著作。他不光自身鋼琴演奏技藝精湛,更被譽為鋼琴冠軍教練,門下弟子李云迪、陳薩、薛嘯秋都是鋼琴界的杰出人才。
作為資深的鋼琴老師,但昭義認為鋼琴學習最重要的是對孩子正確的引導,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孩子學琴起著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如今宜昌可能還沒有比較官方的專業鋼琴培訓單位,缺乏培養學生的強大師資力量。宜昌要在未來打造鋼琴名城,培養出一支優秀的鋼琴師資隊伍是文化發展取得良好成果的保障。
就宜昌音樂文化發展而言,他認為柏斯集團落戶宜昌,對宜昌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鋼琴生產基地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已經打造出了宜昌文化建設上的新品牌,對宜昌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內在文化底蘊有很好的提升。他認為,宜昌非常有遠見地舉辦了兩屆長江鋼琴音樂節,就注重鋼琴文化發展方面,已走在全國很多城市的前列。
鋼琴名城定位準確文化熏陶有益成長
劉詩昆是享譽中外的著名鋼琴家,是迄今為止中國和世界所有華人鋼琴家中在世界最高國際鋼琴比賽獲獎級別最高的人之一。他在北京、上海等近30個城市開辦劉詩昆鋼琴藝術中心,學生超過1.5萬人。
談起長江鋼琴時,劉詩昆說,國內的鋼琴品牌一直良莠不齊,而在宜昌生產的長江鋼琴就是一個優秀的民族品牌。宜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本地政府又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讓長江鋼琴這一品牌迅速成長起來,短時間內就在眾多名品鋼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對于宜昌打造鋼琴名城的目標,劉詩昆認為定位非常合適。宜昌的基礎條件、交通狀況以及政府支持都有利于這個目標的實現。
彈好鋼琴實際上跟孩子的興趣關系不大,在現場劉詩昆以自己為例,學好鋼琴的秘訣就是堅持練習、正規指導和天分才能,只要三者齊備就能彈得很好。對于現在很多孩子學鋼琴,劉詩昆認為非常好,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將鋼琴當做孩子的美育培養。劉詩昆希望家長以平常心讓孩子學琴,還特別提醒初學鋼琴的小朋友初學的時候只要每天堅持半小時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