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在線訊:音樂不但能陶冶性情,還能幫助特殊需求兒童克服心理和生理的障礙,抒發情感。亞洲婦女福利協會特殊教育學校2001年起在校內推展音樂治療計劃,今年還請了一名全職音樂治療教師,每周給學生上音樂課。只是學校僅有的一臺鋼琴因為已用了20多年,近日已開始走音,但礙于學校經費有限,學校無法添購新的。
昨天,學校學生卻收到驚喜——施坦威琴行(Steinway Gallery)送來了一臺價值7250元的嶄新鋼琴,供他們上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課時使用。
該琴行是全球最著名的鋼琴制造商施坦威(Steinway & Sons)的本地代理,施坦威制造的鋼琴向來是大型音樂會指定御用的鋼琴。
亞洲婦女福利協會(Asian Women’s Welfare Association,簡稱AWWA)音樂治療教師李宜璟(29歲)說,五音不全的鋼琴不但沒法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反而還會影響他們的情緒。
所謂音樂療法,并非單純地播放音樂給人聽,它實際上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音樂治療師通過即興演奏的創造性過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按接受治療者的實際能力,以聲音、樂器做相互式的活動,讓病人經過內在的創造力和自我實踐的過程來克服肢體、情緒、語言、認知等心理上的困難。
李宜璟說:每一個人都具有先天的音樂創造力,因為我們打從娘胎就聽著母親心臟的律動,那就是一種音樂。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孩子,他們能通過唱歌、敲打樂器和肢體語言來表現自己;對不愛與他人為伍的自閉癥患者來說,集體演奏或演唱也很自然地引領他們到需與他人共處的空間。只要找到能引起他們共鳴的音樂,孩子進步的潛能是無限的。
亞洲婦女福利協會 80學生接受音樂治療
AWWA現也將音樂治療法融入其他課程如情緒管理課程,借助音樂幫助學生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周雅香觀察到學生接受音樂治療后,遇事時更能沉得住氣,也更懂得聆聽和遵從指示。
AWWA目前有250名學生,自閉癥患者和多重殘疾者各占約一半。他們當中,有80人正接受音樂治療,曾楚云(45歲)9歲的女兒是其中一人。她說:我女兒學習能力慢,而且不善言辭,但是她很喜歡音樂,在聽音樂的同時也學會不同的詞匯,表達能力進步了。
在國外,音樂治療用于特別學校、癌癥中心、精神病醫院和老年病醫院等。但在新加坡,因為音樂治療師有限,所以這樣的療法還未被廣泛使用。
除了AWWA,其他在校內推展音樂治療法的特殊學校還包括彩虹中心(Rainbow Center)和和圣安德烈自閉癥學校(St Andrew’s Autism Centre)。
圣安德烈自閉癥學校2005年底起在校內為一些學生開辦音樂治療課程,校長陳湘云說,音樂幫助開啟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學會變通,學生也在玩樂器的過程中,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并透過音樂來表達自己。
所謂音樂療法,并非單純地播放音樂給人聽,它實際上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音樂治療師通過即興演奏的創造性過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按接受治療者的實際能力,以聲音、樂器做相互式的活動,讓病人經過內在的創造力和自我實踐的過程來克服肢體、情緒、語言、認知等心理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