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首次聯手中國鋼琴藝術事業的搖籃――上海音樂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青年鋼琴比賽,昨天在滬舉行了啟動發布會,空前豪華的國際評委陣容和首次引入的藝術委員會制度,令人眼前一亮。曾獲上海國際青年鋼琴比賽第二名的宋思衡現場獻藝,技驚四座。
組委會介紹,當下,冠以國際之名的藝術賽事鋪天蓋地,但評委小圈子化,暗箱操作交易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多所謂國際賽事徒有 國際之名,而無國際之實,權威性大打折扣。本屆中國上海國際青年鋼琴比賽力圖突破這些瓶頸,上海音樂學院的首度加入,也被業界認為有可能是讓這項賽事面貌為之一新的舉措。本屆大賽,上音不僅承擔全部賽事資金,也帶來了作為中國音樂事業搖籃的強大引力,一批國際知名鋼琴大師欣然應允出任評委。11位評委組成的本屆大賽評委,主席由科蒂斯音樂學院前任院長、郎朗的老師加里?格拉夫曼出任。俄羅斯鋼琴學派的集大成者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被譽為當今世界莫扎特、貝多芬和舒伯特作品的權威詮釋者之一的加拿大鋼琴家安東?科迪,著名鋼琴家劉詩昆,上音前院長楊立青,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吳迎,上音鋼琴系主任李堅等國內外一流鋼琴藝術家和教育家加盟。
大賽還首次引入藝術委員會制度,由藝委會負責制定和修改比賽章程、擬定評委委員等制定游戲規則的工作,比賽過程中還可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大賽運作方面也與國際賽事全面接軌,將邀請中國作曲家創作委約比賽曲目,并首次引入host family接待模式,征集志愿者家庭邀請國外參賽選手在比賽期間入戶居住。比賽定于11月2日至11月11日在滬舉行。大賽參賽者不限國籍,16周歲以上、30周歲以下的鋼琴選手均可報名參賽。第一名獎金從上一屆的25000美元提高到了30000美元,并專設優秀中國選手獎以鼓勵中國年輕鋼琴家脫穎而出。本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開辟的全新板塊――青年藝術之星扶持計劃,也將為國際鋼琴比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