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集美大學敦聘的教授——全省最年輕的鋼琴家周宇博出現在廈門音樂學校(簡稱音校)的舞臺上——當晚,廈門音樂學校舉行了周宇博師生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的幕后新聞是:這位年方29歲的80后教授本學期開始在音樂學校兼職,培養小小鋼琴家,音樂會便是音校為周宇博和她指導的7名孩子舉辦的。
29歲的周宇博學貫俄德——16歲時留學俄羅斯,之后在德國獲得音樂界最高學歷和資格證書即獨奏家(博士)證書,十余次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去年,周宇博被集大敦聘為教授,據悉她應該是省內大學里最年輕的正教授。
校長三顧茅廬請來年輕鋼琴家
不為外界所知的是,市政協原主席、廈門音樂學校名譽校長蔡望懷是周宇博到音校任教的幕后推手之一。上周四晚,蔡望懷在音樂會的間隙接受本報采訪時,對周宇博的琴技和臺風大加贊賞,稱之為目前福建省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這十幾年來我們看到的年輕鋼琴家中最出色、最優秀的。
蔡望懷說,他從這位年輕鋼琴家身上看到了少見的刻苦——周宇博白天要教書,只能利用晚上練琴,一般要練到凌晨兩點,有時甚至到四點。周宇博在廈門的每場音樂會,他必到,演出完畢后都會找機會和周宇博交流,似乎是在尋求一種心聲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支持。但是,周宇博從未提及待遇問題,唯一想得到的是更寬松、更專注的修煉鋼琴藝術的氛圍。
其實,蔡望懷心底還有個但昭義之痛——但昭義被稱為鋼琴家的教練,他在深圳培育出李云迪、陳薩等著名鋼琴家。鮮為人知的是,但昭義去深圳之前,曾來廈門應聘,卻因為拿不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證明資料而被拒之門外。蔡望懷說,廈門不能再犯這類錯誤了。
這次,音校沒有讓人失望。音校校長謝慧說,周宇博這么優秀的鋼琴家就在家門口,怎么能放過呢?謝慧一邊和集大溝通,獲得支持,一邊三顧茅廬,還把周爸爸、周媽媽也請到學校。
制定專屬方案 用音樂講故事
從今年4月開始,周宇博開始到音校兼職。音校為她組建了一個鋼琴提高班,實行滾動選拔制,定期考核,優勝劣汰,從小學二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挑選7名孩子,平時由本校鋼琴老師上課,每周二在周宇博的提高班上課。
事實上,周宇博答應到音校兼職,除了各方的盛情邀請,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可忽視:從5歲開始學琴的周宇博深知從小培養鋼琴家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她認為,現在的孩子不能走她走過的老路。周宇博的鋼琴之路,充滿了艱辛——和當時的大多數琴童一樣,她有不堪回首的童年。周宇博說,童年時她沒有玩伴,一天要練琴八小時,偶爾接個電話,都覺得是很大的享受。
當時,周宇博每周有30分鐘的休閑時間看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那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但如果那周的琴沒有彈好,這30分鐘就完了。這些經歷使得成名之后的周宇博充滿了一種責任感,希望能找到一條讓孩子們盡可能快樂彈琴的教學之路。
周宇博認為,教孩子們彈琴, 主要是教會他們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方法——她認為,自然的力量最偉大。周宇博為每個學生制定了專屬的教學方案,為他們選擇演奏符合他們年齡和心靈的音樂。她用音樂講故事,通過音樂點燃他們對美好、對理想的追求。音校受到周宇博青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所學校的文化和專業并重。周宇博說,文化修養和琴技是相輔相成的 ,豐厚的文化修養會給你的音樂灌注靈魂。
從興趣入手 讓孩子快樂學琴
從目前看,應該可以說,周宇博在音校至少是部分實現自己理想的教學方式,一個最好的例證是:對于她的7個學生來說,每周二是他們翹首以盼的日子。8歲的謝可昕說,每周我都希望星期二快點到來。
令這7名學生意外的是,這位大牌老師從不刺激他們,脾氣好得驚人。孩子們所說的刺激就是罵。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有令人抓狂的時候。初三學生陳斯沂說,當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錯誤時,她有時也會生氣,但過后她會哄他們:老師急了點,但老師也是為了你們好,你們不要生氣。
周宇博說,有時從他們身上,我會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我提醒自己:要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周宇博希望她的學生們能夠獲得一種從興趣入手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專制的教育。10歲的黃翰宇說,每彈一首曲子之前,她會花很多時間給我們講曲子的故事,描繪它是什么樣子,用的是我們聽得懂的話。在音校中專一年級學生許諾之的腦海里,仍有一些曲目的意象。彈到某段,老師告訴我:嘿!想像這是你的婚禮,漫天綻放禮花……
在形容這幾個月的經歷時,許諾之說:變得更快樂,也更喜歡彈琴了,她讓你覺得:彈琴一直是很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