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對孩子進行藝術(shù)特長的培養(yǎng)。為了督促孩子認真學習,許多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參加特長班。結(jié)果,不僅孩子學有所獲,家長們也逐漸被培養(yǎng)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了。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五年級,從四歲開始,兒子便跟著老師學習鋼琴。與很多家長不同的是,張女士為了輔導兒子彈鋼琴,從零基礎學起,最終兒子考了鋼琴五級,她自己則達到了鋼琴七級的水平。
我要是不懂,就沒法輔導啊。張女士說起來有些無奈,兒子四歲半時,在幼兒園見老師彈鋼琴就會非常專注地看。她覺得兒子喜歡音樂,便開始給孩子報班學習。張女士選的是老師一對一教的方式,每周一次,大概每小時80元。最開始的時候老師在前面教,她在后面看。張女士說,孩子畢竟年紀小,有時候老師講的內(nèi)容孩子記不住,她便負責做記錄,時間長了,老師講解的時候,兒子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她也會上前再用更簡單的話講一遍。
后來老師夸張女士有天賦,邀請她一起學,張女士笑著說,自己上學的時候,只學過唱歌,連五線譜都不認識,真是要從頭開始。于是,她開始跟著兒子一起學。張女士說,自己畢竟是成年人,理解起來比孩子更快,更容易些。雖然毫無基礎,不過她堅持記指法,然后把五線譜轉(zhuǎn)換成唱詞,尋找曲子里的規(guī)律。慢慢地,張女士找到了學習鋼琴的竅門,技藝突飛猛進。
母子較勁促進琴藝
張女士學鋼琴后,兒子開始跟媽媽比著練習。
兒子能和媽媽一起學習,感覺動力十足,經(jīng)常要求主動練習。有的時候我不想練習,兒子就告訴我說,媽媽不練,我也不練,跟我較勁。張女士說,由于自己要上夜班,所以每天只能抓緊早上孩子上學前的一段時間督促孩子練半小時左右的琴。原來孩子經(jīng)常不愿意練,不過有了媽媽這個對手之后,每次練習都非常認真。有了對比,張女士也不能放松,她說,每天上午孩子上學后,她會利用上午在家的時間進行練習。后來孩子考級都很順利,鋼琴老師也建議我去考試。母子互相較勁練習鋼琴,很快,張女士就追上了兒子的進度,兩個人后來還一同去參加考試。
張女士至今記得第一次去考級的時候,身邊都是很小的孩子,孩子們都問我,阿姨,你是老師嗎?她笑著回答自己是考生,一起考試的孩子們感覺非常吃驚。當時她以為自己是考場里年齡最大的考生,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同場的還有一個60多歲的高齡考生,這才放下心來。考試通過后,兒子對媽媽也十分佩服。
后來居上超越兒子
張女士說,她自己學了鋼琴后,對輔導孩子非常有幫助,真的是有的放矢,孩子有彈得不對的地方,當時就指出來。如果我不會,或者彈得不好,兒子不僅會給我指出來,而且容易不聽我的。所以,我只好努力學,爭取做一個勤奮的媽媽,給兒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像最開始,孩子只管彈,他們并不知道彈得怎么樣,有沒有錯誤。
張女士說,自己剛開始學時雖然熟練度上并不如孩子,不過兒子愿意聽媽媽的建議。
張女士說,后來孩子學習越發(fā)緊張,反而自己考的級更高。兒子上了五年級,現(xiàn)在他考了5級,我已經(jīng)考了7級,對于媽媽后來者居上,兒子也很高興。母子倆一起學琴,張女士的丈夫既意外也很支持,他沒想到妻子能彈得那么好,并且家里買了一架鋼琴,可以兩個人一起彈,大家都覺得物超所值。
張女士說,由于兒子進入五年級后功課較忙,已經(jīng)漸漸不再學習鋼琴,因此雖然自己也學了8級的課程,不過兒子對鋼琴不再感興趣,做媽媽的也放棄了繼續(xù)學鋼琴的動力,只是偶爾彈彈,放棄了這方面的才藝。但這段和兒子共同學習的經(jīng)歷,還是讓張女士感覺十分自豪。當兒子有其他興趣的時候,張女士也會陪同一起學習。 本報記者郭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