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關區窯上村城鄉接合部一個院落分外熱鬧。一臺锃亮氣派的克拉維克牌鋼琴被人們七手八腳搬進了院子。
鋼琴送來啦!循著喧鬧聲,20歲的侯云急匆匆跑了出來,她是江蘇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侯云衣著樸素,恬淡地笑著,引著搬琴師傅,一步步往院子深處走。院里擠滿了看熱鬧的街坊。
夢寐以求的鋼琴終于出現在家門前,侯云小心撫摸著黑亮的琴身、潔白的鍵盤,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在大家的要求下,她害羞地在鋼琴前坐下,彈起自己最喜歡的練習曲——《車爾尼練習曲》,邊彈琴,她邊抬眼看著父母,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親耳聽到女兒彈鋼琴,真是說不出的好聽。
破舊小院里送來一臺鋼琴
有了它,我就能考上鋼琴6級,將來能找份像樣的工作了
這是一臺來自鋼琴之鄉、浙江德清縣洛舍鎮的禮物,進入這個偏僻院子的過程并不順利。
這是一棟潮濕狹小的二層小樓,侯云家住在一樓。院子太窄,師傅們頗費了一番周折,才將鋼琴安然搬進來。進屋才發現,里面不過七八個平方米大,墻壁上布滿霉點。屋里唯一一件可以稱得上家具的,是一張簡易折疊桌。一張靠墻搭的木板床占了半個屋子。因為挨著墻壁,床四周圍了一圈子硬紙板防潮。床的一頭堆著幾個大紙箱,侯云父母上班時撿回來的,是全家的衣柜。
鋼琴放哪兒好呢?侯云決定把它放在屋子南側,這是屋里最干燥的地方,下雨的時候,滲水就不會碰到鋼琴了。
锃亮的鋼琴一放下來,立刻照亮了潮濕狹小的屋子,也照亮了侯云的理想:有了它,我就能考上鋼琴6級,將來能找份像樣的工作了。
8歲學會做飯
覺得能幫父母的忙,心里很自豪
侯云一家來自揚州寶應農村。十多年前,父親侯先友和母親侯春梅來到南京,成了下關區環衛所的環衛工。父親說,老家日子苦,帶侯云姐弟來到南京,就是為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條件。
每天清晨4點半,父母就要到中山北路附近的路段清理、運送垃圾,一直要忙到中午,才能稍微休息,下午要工作到五六點才下班。母親額外還要上夜班,每月可以多拿300元。兩口子加起來有2700元,勉強夠負擔兩個孩子的學費。
侯云從小就特別懂事,8歲那年,就學會淘米煮飯了。我當時對做飯特別感興趣,覺得能幫父母的忙,心里很自豪。侯云說,當時自己個子小,夠不到灶臺,不然連菜都可以炒了。后來,炒菜、打掃、洗衣服,她全包了下來,爸媽出去工作已經很累了,回來不能讓他們再累著。
成績一向不錯的侯云,高考發揮不太理想,僅考上了二本。要強的她本想再復讀一年,考個更好的大學,可最終沒能實現。父親說,這孩子從小學習就好,不復讀真的可惜,可家里實在供不起。回想當時的遺憾,她淡淡地回答,現在也挺好,這樣可以早點畢業,早點找工作。為了補貼家用,高考結束后的暑假,她開始打工賺錢。弟弟也很懂事,高考失利后,回到老家照顧爺爺,順帶學著種地。
鋼琴成了大學必修課
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彈琴的感覺
上了大學,侯云從不舍得花錢,每個月生活費從不超過400元,穿的基本是父母同事送的舊衣服,鞋子是花20元從小攤上買的。錢主要花在食堂上,一個月要300元呢。其他的是路費和電話費。別的女孩子時常討論上哪買衣服,怎么化妝、護膚,她從不眼饞。
第一學期,她獲得四等獎學金,獎金100元。第二學期我更加努力。她開心地說,自己終于獲得三等獎學金200元。
大學里,一下子接觸到許多新課程,其中最讓她著迷的,就是鋼琴。從小我就對鋼琴很向往,覺得彈琴的人特別厲害。可我也明白,學鋼琴對我來說太遙遠了。侯云終于有機會接觸到憧憬了很久的琴鍵,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彈琴的感覺。當自己的指尖第一次輕輕觸碰到琴鍵,隨即迸發出悅耳的音符,侯云心底綻開了歡樂的漣漪。
鋼琴是學前教育的必修專業科目,一般幼兒園的招聘要求是達到鋼琴6級,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專業8級。但學鋼琴并不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她發現,很多同學小時候彈過電子琴,入門也快。對沒有半點基礎的她而言,唱歌畫畫都不成問題,而彈好鋼琴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挑戰。如果要熟練,必須花大量時間練琴,而學校的琴房,練一小時就要10元錢,她只好每天練一個小時。
二手市場回來,干起環衛工
一萬二,是我兩年的學費啊
父親借來一臺電子琴,她整個暑假一有機會就彈一彈。可畢竟跟鋼琴不同,電子琴只能練練指法。
第一學期結束,一向懂事的侯云向父母提了一個過分的要求: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鋼琴,舊的也行。母親什么話也沒說,帶著她來到渡江紀念碑附近一個舊貨市場,那里有賣二手鋼琴。我讓她自己進去問。問了價錢后,她很快就出來了,再也沒提這事。在那個二手市場里,最便宜的鋼琴也要一萬二。
一萬二,是我兩年的學費啊。侯云嘴上沒有再提,但心底里已有了決定:打工攢錢,爭取買到一臺鋼琴。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她成了下關區環衛所的一名臨時工,每天騎著電瓶車,撿拾馬路上人們丟棄的垃圾。怕被同學們看到嗎?她說一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但后來也就釋然了:為美化城市做貢獻,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穿著肥大的環衛服,侯云常常被曬得口干舌燥、渾身大汗。但她覺得這點苦不算什么,十多年來父母不就是這么過來的?周末,她還在一家超市當促銷員。兩份工作加在一起,一個暑假她賺了差不多2000元。
下個暑假還當環衛工
那當然,我還要幫家里分憂啊
也許對很多城市的孩子來說,擁有一臺鋼琴,根本就算不上一個夢想。可對于侯云,這個夢想讓她表現出不同于常人的執著和自強。
侯云的鋼琴夢被到環衛系統體驗基層的新華社記者孫參捕捉到了,報道后,侯云被稱為大學生環衛工。有一天,看到報道,浙江省德清洛舍鎮副鎮長談國明決心幫這個小姑娘圓夢。在談國明的提議下,洛舍鎮政府決定送侯云一件禮物——她夢寐以求的鋼琴。幾番輾轉,他們終于聯系到了這家人。一開始聽說這個消息,感覺有點不那么真實,然后是抑制不住的高興。侯云說。
侯云在大家的要求下,害羞地在鋼琴前坐下,彈起了自己最喜歡的練習曲——《車爾尼練習曲》,歡快的曲調蕩漾在院子里。
她告訴記者,自己只是個普通學生,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為了報答好心人,她會更加努力地學好鋼琴。
已經有了鋼琴,下個暑假,還會繼續當環衛工嗎?她咧嘴笑了,那當然了,我還要繼續幫家里分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