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7個教師節。晨報記者帶您走近盲人教師李任煒。李任煒是國家鋼琴調律高級技師,1991年,他在北京盲校創辦了全國第一個盲人鋼琴調律職業高中;2002年開始,他協助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創辦了具有大學專科學歷的鋼琴調律專業(后更名為藝術表演專業),每年面向全國招收一個班。從教20年間,身為盲人,卻手把手地帶出了170多名盲人學生,為學生點亮了一盞盞心靈之燈。
聽,這聲音多干凈!
一架鋼琴大蓋被掀開,映入眼簾的除了88個黑白相間的琴鍵,還有每個琴鍵對應的三根琴弦。8000多個零部件、200多根琴弦,都要摸準背熟,這對盲人是個不小的挑戰。體態敦實的李任煒上身直立坐在鋼琴前,他右手按鍵盤,聆聽發出的聲音是否有嗡嗡聲,左手變換使用著小錘、鉗子、調音扳手等調律工具(見圖)。他收起平時總是樂呵呵的笑臉,表情執著又認真。經過耐心調試,一個不含雜質的聲音穩穩地從鋼琴里流了出來,聽,這聲音多干凈!他說,由于四季溫度、濕度變化,木質音板熱脹冷縮,彈出的音會不準,所以要一個弦一個弦調,給一架鋼琴調律至少要一、兩個小時。
如今盲校開學在即,李任煒迫不及待要把一身的本領傾囊而出,教給新來的同學。從家里走到盲校要400步,他牽著愛人的手,數著步子緩緩走到琴房、整理調律工具。他摸索著打開鐵柜上的幾個抽屜,為記者展示500多種常用的調律、調修工具。為了讓同學接觸到更多的工具,李任煒花了12萬元購買了德國的工具。對于外徑千分尺等盲人無法讀出刻度的工具,他還專門貼上了凸點,安裝了零點指示器等進行改良。
創辦全國首家盲人調律專業
先天失明的李任煒,對聲音、音準、音質和音樂有著特殊的敏感。1990年初,北京盲校派他前往長春大學特教師資培訓班,學習鋼琴調律與維修技藝。當時來自全國的10名學員中,他是唯一的盲人學員。
學成歸來后,李任煒在市殘聯和盲校領導的支持下,創辦起全國第一個盲人鋼琴調律專業。他的學生中95%是盲人。李任煒說,他在教盲人時有獨特的優勢,因為他能體會盲人的感受,讓學生們繞開他當年走過的誤區。教學過程中互動很重要,有的新生不出聲,但我聽到按手機鍵盤的聲音,就知道這是有微弱視力的同學在玩手機。可不能讓學生一開始就覺得這老師看不見、好蒙。于是,李任煒會點到為止地提醒一下,玩手機的同學最好緩一緩,等下課了你再想聽課,我也不知道你落了哪段。有時展示一下本領也很必要,我得讓學生服了我,這樣,他們才愿意踏踏實實地跟我學。李任煒說,教學要和學生交心,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教科書都在他心里裝著
今年的教師節邂逅中秋節,記者采訪之際,正巧碰到李任煒的學生王穎科來探望他。王穎科從2000年開始跟李任煒學習調律,如今已是一家樂器廠公司總經理。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一次課上,李老師讓我們計算一個頻率值,有一個數值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七位。我記錯了一位,李老師說不對。犟到最后,找到了教科書,發現果然是徒弟記錯了。這回我服了,教科書的東西都在老師的心里裝著呢。
后繼有人是心愿
如今,李任煒的學生分別在鋼琴廠和樂器店從事鋼琴調律調修工作,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但李任煒還想壯大隊伍,卻苦于師資力量不足。目前,盲校鋼琴調律專業的7門專業技能課都是他一人在教。北京市規定中小學教師至少要全日制本科畢業,外地老師要碩士研究生畢業,而現在盲人能上的大學屈指可數。這位教師最大的心愿就是后繼有人,為更多的盲生打開一條就業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