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珠江·愷撒堡全國青少年鋼琴大賽總決賽的首日晚上,著名旅美青年鋼琴家黃楚芳博士在星海音樂學院舉行了講座,與參賽選手和家長共同探討琴童未來發展之路。
作為一名年輕的鋼琴家、音樂教育家,黃楚芳博士曾多次受邀于美國、中國多所大學開展音樂大師班演講。當晚,黃楚芳博士根據自己近年在中國講學的經驗,詳細介紹琴童出國就讀、擇校、畢業后的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她希望選手和家長對出國留學要有清晰明確的目的,不能盲目跟風。講座從未來之路當演奏家還是教授、美國音樂學院優勢及明星教授、夏季音樂節的重要性三大方面去詳細分析選手在出國留學時應如何選擇學校和學位,決定學習側重點,孩子的性格對選擇學校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介紹了美國東、西部地區有代表性的音樂學院的情況,以及任教于各校的鋼琴名師等留學美國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黃楚芳博士還結合自己練琴、上課的經驗體會,與選手們探討了練琴的方法,手型和物理原理的關系,練琴中如何腦、手結合,找到音樂感覺以及找到不同的音色表現等學問,她希望選手們能加強樂理方面的素養。黃楚芳博士說到,當拿到一首作品時,首先要從宏觀入手,分析這首作品的曲式結構,而不要一開始就注意細枝末節,學會了思考后,還要把想法付諸于練琴的過程,設想彈琴的過程如果沒有個人的思考,那彈琴就變成了單純的發聲游戲,這樣就失去了演奏的意義和趣味。
黃楚芳博士將練琴的過程歸結了鋼琴演奏三步曲:第一,要有樂感;第二要有技術;第三步要檢查驗證,即用自己的耳朵來檢查或驗證實際演奏效果是否達到了理性思維的要求。這一點為大多數鋼琴演奏者所忽略,同時這也是與美國專業音樂教育院校的大學必修課也是緊密相連的。練琴的過程是學會思考和聆聽的過程,她希望選手們能學會用理性來支撐感性的演奏。
黃楚芳博士還談到鋼琴學生在學習中的追求,她說,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鋼琴家,那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應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還要了解其它藝術門類,兼收并蓄,這樣才有機會成為藝術家。所以,鋼琴學生要開闊自己的眼界,不能局限于做一個琴匠,而應將自己的目標鎖定為藝術家。黃楚芳博士的真誠分享讓現場選手及家長十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