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又到了藝術考級的高峰期,各種器樂的年考集中進行。記者在采訪琴行、琴童和家長的過程中,竟意外聽說流傳在琴童家長之間的一句話十個琴童九個近視!這句話令不少琴童家長心憂,不知道真假。練樂器會如此傷眼嗎?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案例:
學琴一年多,視力降到0.2
9月14日,在武漢音樂學院考級現場,一位姓馬的家長告訴記者要是早聽說十個琴童九個近視這句話,打死我都不會讓孩子學琴了。
馬女士女兒小沁上小學后開始學琴,通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后,再緊接著練習鋼琴1個半小時~2個小時。練琴半年后,馬女士發現小沁看電視時老是眨眼、揉眼睛,馬女士以為是看電視看多了對眼睛造成了不良影響,還特地禁止孩子看電視。
在暑假里,為了九月份的考級,小沁每天的練琴時間達到了3小時。開學僅一個星期,小沁的班主任就打電話給馬女士,讓她帶孩子去檢查一下眼睛,說孩子坐在第一排都要探著身子看黑板。
次日,馬女士就帶著小沁到協和醫院眼科看病,經檢查,小沁視力不到0.2,必須佩戴眼鏡。經過醫生的解釋,馬女士才知道練琴很傷眼,特別是在完成作業等高強度的用眼后再練琴,簡直就是自毀雙目。
調查:
琴童防近視,家長各出奇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孩子有兩三年琴齡的家長,基本都知道練琴傷眼的事實,而十個琴童九個近視就是家長們的經驗之談。但記者隨機調查了50個考級的孩子,有27個是小眼鏡,遠遠沒有達到9成的嚴重程度。
為了防止孩子的眼睛因練琴出現近視,家長可謂是各出奇招。王先生的孩子學琴四年,光鋼琴邊上擺的燈,就換過六次。現在每天的琴旁,五個不同位置不同光源的燈備著。柔和明亮的環境,減少練琴時間,是王先生捍衛孩子視力的兩道防線。
而孩子練琴近5年的李女士也有自己的一套護眼心經。首先,把譜子復印放大;其次,讓孩子每練45分鐘一定要休息10~15分鐘,其間可以做眼保健操或向遠處眺望;三,在鋼琴上放置無頻閃護目燈;四,購買淺黃色或淺綠色亞光紙張的琴譜。
專家:
練琴的孩子,大多有近視
眼睛有問題來看病的孩子,只要是在練琴,基本都有近視。武漢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世蓮嘆道。
上周,一位時髦媽媽帶著女兒來看李世蓮的專家門診。女孩今年6歲,1年前開始學鋼琴,每天寫完作業都要練習一小時,但進步不大,尤其是最近半年,經常彈錯曲譜,或者彈著彈著就串了行。媽媽批評她心不在焉,女兒卻喊看不清曲譜,媽媽這才著急,連忙找醫生。檢查結果顯示,女孩已經有假性近視,建議最好暫停學琴,減少寫作業、看電視時間,爭取恢復正常視力。
李世蓮說,她每月專家門診約接待400多病兒。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只要家長提到在練琴的孩子,尤其是學前班、小學階段的,幾乎都出現近視,部分已是真性近視,必須驗光配鏡。
為何兒童練琴反成視力殺手?李世蓮分析,這與兒童的發育特點有關。
受影響最大的是十歲以下兒童。他們眼睛尚未發育成熟,在3~4歲時大多有些遠視,此后逐漸減低,14歲左右恢復正常視力。在這個階段內練琴,琴譜上印刷密集的音符,需要孩子長時間仔細盯著看,對視力有影響。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命令孩子每天練琴一小時以上,兒童耐心和耐力有限,最后往往佝著腰,無法保持科學的用眼姿勢。
建議:
十歲以后再開始學琴
對于琴童家長們為保護孩子們眼睛做出的一些措施,李主任表示贊同。但她還是不建議幼童學琴。
那么,孩子何時適合學琴?李世蓮建議,最好是等孩子十歲以后再開始。此時,孩子已經度過了最容易發生近視的階段,也有足夠自制力保持正確姿勢,能預防近視或降低近視度數。
十歲以下的孩子如果想學琴,也可先到醫院檢查下是否有視力條件:如果孩子遠視程度很深,就很適合學琴,近距離看琴譜能幫助他們減輕遠視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