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復雜艱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初學鋼琴的人來說,良好的起步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是否順利。作為中專學校的鋼琴老師,在對新生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開始學習接受很快,但他們大部只把注意力放在音符的彈奏及樂曲的熟練上,對其他一些基本要求不重視,到了后面要想提高就很困難。針對這種現象我進行了探索和總結,并在實踐教學中加以關注和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擬從初學者鋼琴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要點談一點粗淺認識。
一.手形及坐姿。首先是坐姿要正確:坐的位置位于鋼琴中間位置,身體端正、自然、放松。琴凳不要坐滿,1/3就可以了。身體坐直重心也可稍稍前傾,不要向后倒。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手腕及手與鋼琴保持在同一平行高度,肘關節不要往里夾,手腕保持放松,不要高于手掌或低于琴鍵。雙手放在琴上時,掌關節撐起,手心像握有雞蛋,五指立在琴鍵上,用指尖觸鍵,一個手指對應一個鍵,手指的各個關節要立起來。大拇指虎口打開.觸鍵時不要整個手指都躺在琴鍵上,而要用前半側觸鍵。在初學時有些關節如大拇指的掌關節特別容易塌陷,還有二三四指的第一關節也容易凹陷,如果用這樣的手形彈奏會使手指落鍵的準確性、堅定性受影響,觸鍵不干脆、不利索,發出的聲音也不集中、不通徹,這樣連續彈奏出的聲音更是不干凈、容易粘糊,以后彈奏陜速練習曲時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剛開始練習手形時一定要注意這些。
二、識譜.識譜是學習啟蒙的基礎.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仔細準確。剛開始識譜會很慢,要一點點數,時間長了,看譜多了,就會越來越快。有的學生開始學習識譜就不仔細,總是大概看一下,然后就在琴上亂找,這樣的習慣特別不好,以后學習新曲子不但費時間而且錯音還特別多,學習效率很低。還有一些學生為了省事,把音符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在譜子上,練琴時根本不動腦筋,看起來好像是省勁兒了,久而久之對它產生了依賴,識譜缺少了鍛煉,最后只能變成譜盲,嚴重影響學習進程。這些問題在初學時都應引起注意,盡量避免。其次識譜不要只看音符和節拍(建議初學者要邊彈邊數節拍),除了這些,樂譜上還有其他的標注,例如指法、表情、力度記號等。初學的樂譜上都會標注指法,這些指法其實是在教我們學習如何安排手指,照著指法練習多了,以后就可以根據學習的經驗自己安排指法了。還有一些力度記號在初學時也許表現得不會很好,但要有這個意識,看到各種記號要盡量去做,日積月累下來。就能自如}l勺把握力度的變化及表現。
三.彈奏方法。彈奏方法在初學時尤其重要。初學者剛開始學習彈奏時手臂手腕及手特別容易僵硬,繃的緊緊的,這時候先學習斷奏是一個很好的放松方法。斷奏時要求手臂放松,手腕提起,手自然下垂,提腕不需要很高,到譜架的位置就可以了。在提腕過程中手不要上翻,落腕時手臂自然落下.指尖觸鍵,手形仍保持原樣,不彈的手指放在琴上,不要翹起。手的自然重力通過手臂手腕傳到指尖,不需要額外的力去砸琴。指尖撐住穩穩的立在琴鍵上,手掌、手腕、小臂包括肩背放松,調整后再提腕進行下一次彈奏。斷奏是學習手臂手腕放松的第一步,因此不容忽視。掌握斷奏后再學習連奏就比較容易了。連奏時還是要保持放松,在觸鍵一瞬間手指指尖關節用力,手指立穩,觸鍵后立即放松,在下一個手指觸鍵時,力量從第一個手指轉移到下一個手指尖撐住,手掌手腕手臂仍然放松,重力的釋放、手指的控制、力量的轉移在連奏中非常重要。觸鍵離鍵要快.干脆利索,這樣彈奏出的聲音是放松、清晰、干凈的。這兩種彈奏方法是鋼琴學習中最基本的彈奏方法,在彈奏過程中,指掌腕肘肩備關節既有相對獨立動作,同時也相互協調動作,總體持續的放松和局部暫時的緊張相結合,這種方法要應用在彈奏的每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這樣系統化、規范化的訓練,就能全面地掌握好它,這樣我們的彈奏技術才能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