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國29個省(區、市)54所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師范類)本科專業的162名學生,會聚在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接下來的5天中進行基本功大比武。
這樣的比武,外行人或許會想是不是太折騰了?可是,在關于比賽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卻表示,這個比賽太有必要了。現在全國普遍缺優質音樂老師,現有的音樂老師基本功方面存在著差距,特別是專業培訓教師的隊伍,常常只重視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忽略了全面的基本功。教音樂的老師,不是會彈鋼琴唱歌就行了,起碼要符合新課標相匹配的五個基本實踐能力。
王登峰透露,教育部即將出臺《加強學校藝術教育的若干意見》,使得學校能加強對學生藝術方面的培養,而且會量化相應的指標,并要求像公開學生體質報告一樣公開藝術方面培養的情況。
中小學教學中
普遍存在合唱變齊唱現象
今年起,全國中小學統一實施了2011版的音樂新課標,對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高師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改革專家組副組長王安國參與了新課標的制定。在他看來,這次的新課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注重人文性、審美性、實踐性,尤其是實踐性。
人們傳統上認為,音樂老師要會彈會唱,這個概念并不錯。關鍵是,怎么叫會彈,怎么叫會唱,這次新課標都進行了明確。
王安國說,鋼琴是音樂師范生起碼要會的樂器,雖然并不要求彈得像肖邦、貝多芬那么好,但至少要能夠熟練彈奏,萬一你去了一個偏遠地方的學校,他們沒有鋼琴,只有葫蘆絲、二胡、琵琶等樂器怎么辦?所以,我們要求學生除鋼琴外,還要會一個以上中外樂器的演奏。
在唱的方面,很多人認為自己會唱歌,可是,音樂老師是教中小學生的,他不能只是自己會唱,還要能自彈自唱、與人合唱、會指揮。
我讀大學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合唱,我們唱后,音樂老師說,你們這不是合唱,是齊唱。合唱要分聲部,怎么分聲、什么時候出聲,指揮的作用很重要。王登峰說,合唱變齊唱是中小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倒逼音樂師范類院校
重視學生基本功
音樂老師的基本功狀況問題,已受到國家教育部的重視,并在此次比賽中,有意修改了往屆的賽事規程,不再像開運動會那樣,由每個學校挑出最好水平的學生代表參賽,用好生的水平代表普遍水平而自欺欺人。
這次參賽的162名學生,全部是在參賽的54所高校音樂學(師范類)專業所有學生中隨機抽樣產生的。王登峰說:先進行抽簽,隨機確定選手范圍,然后由參賽學校在隨機抽選的范圍內選出優秀者參加比賽。
想要在比賽中勝出,參賽者還須是各方面都突出的全才。比賽現場提供一個24人的大學生合唱團,每個參賽團隊在3名選手中抽簽確定一人參加合唱指揮,被選中的選手現場抽簽一首曲目,采用直接指揮合唱演唱的方式進行考核。王登峰說,在鋼琴演奏項目中,也增加了抽簽曲目,范圍是中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曲目。
這樣一來,使得比賽成為了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據了解,目前不少省份已開始在當地自辦類似比賽。在王登峰看來,這是在倒逼音樂師范類院校重視學生的基本功,讓原來一屆可能只有幾個人優秀,變成了能有更多的優秀者,對促進優質音樂教師培養相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