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因學琴的個體在音樂天賦,理解能力,生理條件甚至性格脾氣的多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一(老師)對一(學生)的特殊教學方式。這充分體現了鋼琴教學中因材施教的特殊性,即使相同的教材也會因施教對象不同而教法不同。鋼琴課堂上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老師和學生密切配合。由于學生的敏銳反應老師可以產生靈感,由于老師的經驗及洞察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調動學生的潛力。課上有共同的規律也有個性的發揮。這些是空談和函授都無法解決的。
但是,個體無不例外地擁有共性。所以對特定時段,特定目的也可以用一對多的大課形式。常見的有:
1,剛開始學琴的階段不可避免地要接觸較多的音樂基本知識,掌握較為共同的技能,這時安排大課比較省時省力,便于刺激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2,由國內外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講授的大課(大師班)也是使眾多聽課者受益的良好途徑。這時,被上課的學生僅是作為一個例子作為講課老師的引線。老師在這種課堂上會側重于講授知識,技能的普遍規律及隨時代潮流而發展的新概念,新方法,并不局限于眼前這個學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