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在杜恰音樂工作室,僅6平方米的琴房里塞了4臺琴6個人。一墻之隔的畫室則容納了十幾個學生。本報見習記者丁嘉攝五月天的《擁抱》、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張懸的《寶貝》……10首曲子任選1首,學會為止。樂器體驗課的興起讓很多人從記憶里翻出了很久以前的音樂夢。曾經很大的夢想,現在有些音樂工作室號稱:只要投資兩個周末下午,再加上一節課10元左右的超低學費就可以迅速地實現。學樂器包會彈曲真有這么神速?零基礎的記者選取了吉他、鋼琴、古箏三種熱門樂器,分別報名參加了三個誘人的樂器體驗班。沒料到體驗了整整一個月,抱著吉他唱《旅行的意義》的夢想破滅了,學小野麗莎鋼琴彈唱的希望落空了,甚至連左手在古箏演奏中該怎么按弦都沒學到。
鋼琴課·杜恰音樂工作室
10選1包會曲子都太難,直接換成《月亮代表我的心》
5人合用1臺鋼琴3臺電子琴老師無教材無章法
這是一家開在居民區的音樂工作室,記者發現,這家工作室不只琴房,還有一間吉他室和兩間畫室,記者上課時正好有十幾個年輕人擠在一間小客廳里學畫畫,現場秩序有點亂。教室怎么那么擠啊,跟團購網上的圖片完全不一樣啊!記者剛走進鋼琴教室,就聽到有學生在抱怨。這個琴房六平方米不到,只有一架鋼琴,還有三架規格不同的電子琴。老師進教室看到有五個學生,便安排了兩個學生共用一臺鋼琴,剩下三臺電子琴任選,誰知由于琴有好有壞,出現了三女爭一琴的情況,大家都想用那臺最高級的電子琴,調節之下才終于各歸各位。
沒有任何紙質教材,老師在白板上歪歪扭扭地畫了一行五線譜。老師總是想到哪里說到哪里,時不時跳出來一句對了,前面有一點忘記說了、讓我想想還有什么要說的。沒有系統的教學,學生們學習記憶起來感覺很凌亂。
包會是噱頭鄰居投訴彈琴聲太吵
樂理知識掃盲完畢后,每個學生拿到兩首入門譜子,都是只有十六小節的單音版,比想象中簡單很多。老師先在鋼琴上示范了一遍,沒有教指法,直接讓學生練,自己則跑出去打電話了。所幸的是,學生都很聰明,彈上兩遍就會了。老師進來后在手型規范上做些指導,第一課就這樣完了。
按照團購網上的承諾,學生可以在提供的10首曲子里任選1首,學會為止,學不會可以反復上課,其中有陶喆的《愛很簡單》、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小野麗莎的鋼琴彈唱等。但令記者沒有想到的是,第二課上老師說考慮到大家只學了一節課,這10首曲子有難度,所以把這課的曲目換成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記者在老師的示范中發現,右手單音主旋律配上生硬的左手分解和弦,這完全是最簡易版《月亮代表我的心》。
練到一半,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居民樓的保安上樓來說,因為鋼琴教室的練琴聲長時間又吵又難聽,隔壁的幾戶居民打了好幾個電話投訴,要求馬上停止。還好教室里多數是電子琴而不是鋼琴,調低了音量,雙方才終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