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學習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知識熏陶,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甚至將來在鋼琴方面有所成就。因此,鋼琴教育這個話題顯得尤為重要。
鄭紅老師的新作《鋼琴人才培養精要》,提出或者說是重申了一些鋼琴教育極為重要的問題。比如,成功的密碼藏在基因里;比如,鋼琴教育的核心是音樂教育,等等。在我們有限的視角里,這些命題是成立的。從事音樂事業,同樣存在內因與外因是否高度統一的問題,從內因看,沒有相當的天分,那是不可能的。這種天分,一是偏重于心理上的,比如個體之間性格特質(溫和型還是進攻型,開放型還是保守型,繼承型還是創新型)的差異;二是偏重于生理上的,比如個體之間生理結構條件(這決定你將來長于創作或者長于歌唱或者長于演奏)的差異。從外因看,其一是音樂環境(包括音樂教育,音樂文化生活氛圍)決定天性潛質的激發;其二是個體勤奮同樣決定著音樂事業的發展未來,等等。從事音樂事業,只有天分高,條件好,教育規范、全面,個體勤奮,音樂文化氛圍濃郁,是成就音樂事業發展必不可缺的要素。當然,對于音樂愛好者就另當別論了。
因此,成功是全面要素支撐下的成功;不成功,總是各種或缺的累加。
貌似天才事業的音樂領域里,其實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所以,《鋼琴人才培養精要》這樣的論題,無論是對于鋼琴教師還是鋼琴學習者,甚至鋼琴學童的家長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作為教師,不僅能育苗,更要會選苗。選苗是育苗的基礎和根本,選苗是對教師音樂人才綜合水平判識的考量,育苗是對教師實施教學環節中,進行知識節點分布是否科學的檢驗。音樂教育如同種植業一樣,植物種植有品種、苗種、季節、土壤等差異和不同要求,音樂教育同樣有專業方向、學習者個體素質、不同年齡和不同知識節點、學習環境等差異和不同要求。所謂科學分布是指教師依照學習者學習的綜合要素能夠進行高效合理的安排,是尤為重要的。對苗子的選擇、對教法的選擇、對教材的選擇等等,都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好,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習者,科學的選擇是智慧的結晶,是成功的秘笈。選擇科學,教學實施一定是高效的、快樂的,甚至是幸福的。
基于這樣的認識,作者認為,施教者、教育材料、教育對象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施教者最為重要;合乎規律的做法應該是——以學習者的天賦為基礎,以教師的學識為主導,以良好的教育方法為支撐,以個體的辛勤努力為主體,以良好的社會音樂環境為幫輔,這就全面地點出了音樂人才培養成功的各種要素。作者的著眼點,是為了把鋼琴教學與音樂教育工作做得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更為完善,爭取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少走彎路,少走岔路。
本書平樸易懂,以大量中外成功事例啟發讀者,激發學習者,可讀亦可借鑒。作為一本探討鋼琴人才選擇與鋼琴人才培養思想性較強的《鋼琴人才培養精要》,作者較多地強調了音樂全面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整體作用,很有必要。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鋼琴音樂教育到了轉折點上,我們需要梳理,在音樂教育指導思想上,在具體做法上,應該有一些質的變化,以期在未來的音樂人才培養中,尋找更合乎人才成長的科學路徑,尋找更合乎音樂本身的規律,快出成果,多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