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早產,在保溫箱中時間過長氧氣中毒,來佳俊從小生活的世界,一片黑暗。
然而,他始終以樂觀的心態和堅韌的毅力,勇敢追逐心中的鋼琴夢。
終于,他憑借自身實力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10年還獲得了與郎朗同臺演奏四手聯彈的機會。
對于未來,他希望有一天,能站在世界舞臺與大家分享自己對古典音樂的熱愛,能在貝多芬的故鄉繼續放飛自己的夢想。
和郎朗四手聯彈
來佳俊今年17歲,來自杭州蕭山區,自小雙目失明。2009年,他憑借自身在鋼琴方面的才能,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現就讀高一。
在黑暗的世界里學習鋼琴,需要難以想象的摸索和毅力。來佳俊的父親來戈鴻說,兒子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學琴時,都是先聽錄音,然后憑記憶很快就能在鋼琴上彈奏出來。
從小開始學鋼琴,10歲就過了鋼琴10級。12歲時,來佳俊就曾和著名鋼琴家郎朗同臺演出。之后,在郎朗公益鋼琴大師課上,來佳俊也與郎朗一起表演了四手聯彈。
來佳俊的表現讓郎朗贊嘆不已,一些細節的處理也讓郎朗感到驚喜。郎朗還通過自己建立的幫助殘疾人學音樂基金,對來佳俊的鋼琴之路予以支持。在上海世博會以及第29屆飛天獎等場合,都能看到來佳俊與郎朗共同表演的身影。
英語狂人
很多人關注來佳俊是因為他和郎朗同臺表演的四手聯彈,但其實他還有另一個身份2009年新概念英語技能大賽D組的冠軍。
來戈鴻說,兒子從小就酷愛英語,小學二年級就自學英語。以前,他每周都要到外教那里練習英語對話。在外教樓里,很多外教都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來戈鴻說,來佳俊最早學英語是聽磁帶,聽不懂就整句背下來,再集中找人請教。經過四年的學習,來佳俊13歲就拿到了新概念大賽D組的冠軍。D組的比賽中有很多的學術和科普類文章,詞匯量非常大,難度非常高。
合唱指揮家
昨天,在北京市盲人學校,記者見到了正在為班級合唱排練的來佳俊。在課堂上,來佳俊充當著指揮家的角色:你的音準和節奏不錯,你來開場、男聲之后,女生接上,聽到間奏,開始進合唱。參與合唱表演的同學說,合唱歌曲的伴奏也是來佳俊熬夜用專門的電腦軟件制作的。
來佳俊的班主任周老師說,來佳俊最大的特點是開朗,雖然不是每節課都上,但只要來上課就非常投入,有不懂的就問,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想去德國深造
為了照顧兒子,十年前下崗后,來戈鴻就不再工作。2005年,來戈鴻一家三口來到北京,來戈鴻則忙于接送兒子往來盲校、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學習,全家就靠在首師大圖書館做清潔工的母親維持生計,家庭月收入不到兩千元。
談到今后的夢想,來佳俊說,我希望能到貝多芬故鄉的音樂學院深造,因為德國是鋼琴的發源地。
為了實現夢想,兩年前,來佳俊已經開始自學德語,如今基本的德語對話已經難不倒他。
在圓夢鋼琴家的路上,來佳俊仍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