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香港鋼琴公開賽華中賽區比賽中,來自武漢音樂學院附中的14歲少年雷博文,一舉獲得三個組別中的兩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上半年雷博文在匈牙利獲得第五屆布達佩斯國際肖邦鋼琴比賽少年組一等獎,以及CCTV電視鋼琴小提琴大賽少年組一等獎。
清秀面龐上一副斯文的眼鏡,身形修長著裝得體,舞臺上大氣沉穩,舞臺下安靜低調,年輕卻又滴水不漏,老練卻又童真單純。不少見過雷博文的人都感嘆這位從平民家庭走出的鋼琴小王子,如他最中意的作曲家肖邦一樣,充滿了詩性和浪漫,但一樣激昂有力。
毫不尷尬的注視著你,等記者發問,不焦躁也不怎么興奮,這就是雷博文給人的初印象。六歲的一天,我從一家琴行門前走過,聽見里面傳出鋼琴的聲音,覺得好美妙,于是告訴爸爸媽媽我要學琴。雷博文就這樣開始了琴童之路。
如今雷博文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可雷媽媽說,他練琴和學習都很自覺,從不讓人操心。正是這份自覺讓爸爸媽媽放心給予了雷博文想要的生活。爸媽不懂音樂不懂琴,但爸爸媽媽在后方默默駐守和支持。在今年初前往匈牙利比賽前,父親的生意遭遇金融危機急轉直下,還是選擇了支持雷博文,讓他的音樂之路繼續下去。談起這些,雷博文的臉上并沒有太多傷感,但他深知感恩。從他年輕稚嫩的臉上看不出太多濃烈的情緒。用他自己的話說,內心澎湃都賦予了鋼琴和音樂。
音樂導師免費教授
雷博文的恩師是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蔣立平,說起愛徒蔣老師只是淡淡地說這孩子很讓人放心。從六歲起,雷博文便找到蔣老師學琴。蔣老師說,人情世故他都不懂,他就是個小孩,除了彈琴之外的事都不是很懂。也正是因為雷博文的天分和懂事,讓蔣老師一直免費教他彈琴。
蔣老師天賦出眾的學生不少,蔣老師對雷博文最中肯的評價:他對音樂的接受和吸收能力很強,如果說天賦就是這些吧。蔣老師總會布置新曲子給雷博文參加比賽,不像圈內的某些選手,幾年如一日炒現飯,參加比賽都用同一首練習到爛熟的作品。不少聽過雷博文演奏的專業人士都覺得這位年紀不大的小孩,演奏起作品來自然流暢,可見對作品的領悟和理解很深,是用心對待每一首作品。蔣老師也發現了雷博文的這個優勢。
惜才伯樂熱心資助
2005年前后,雷博文父親的生意因為經濟危機受到波及,家里一度連吃飯都成問題,全家人僅靠媽媽一人的退休金過活。無奈之下,媽媽希望雷博文放棄學琴。平和的雷博文這時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懇求媽媽能讓他繼續彈琴。媽媽心疼兒子,咬咬牙一家人便這樣堅持下來。幸運的是,雷博文的身邊始終環繞好心人的關懷。學校每年給予的助學金、獎學金,以及比賽時獲得的獎金都給雷博文帶來不小的幫助。家里的親朋好友也會適時送上自己的幫助和心意,此間還不得不提到一位帶領雷博文站上國際賽場的伯樂——武漢貝爾曼鋼琴小提琴音樂教育中心校長廖偉。
匈牙利舉辦的第五屆布達佩斯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中,武漢14歲琴童雷博文一舉奪得少年組冠軍,以及最佳國家風格演奏獎。雷博文獲得國際大獎的消息鋪天蓋地的襲來,可誰也沒將焦點放到身后資助他出國的廖偉身上。到如今廖偉還是不愿多提資助雷博文的行動。只是講起和雷博文的邂逅,言語中充滿了愛和欣賞。去年在琴臺舉辦的‘今天我登臺’的活動中我第一次看見這個小孩。他作為當天出場的最后一位選手,演奏了兩首曲子:《弄臣》和《愛之夢》。他演繹的那首《弄臣》很打動我。
幾個月后,廖偉便用行動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不僅出資出力帶雷博文出國,還如同家人關心雷博文的成長。雷博文英語不好,報名國際大賽看不懂英文網站,都是廖偉幫忙輔導報名。面臨大賽,廖偉總告訴雷博文不要太功利,年輕時重要的是學習,比賽時重在交流,成績和結果都不重要,沒有什么勢在必得。雷博文也將這些教導吸收,被問到靠什么贏得比賽時,這位少年又顯出和年齡不相稱的平和,說是心態。只把自己做到最好,別的什么也不管。廖偉告訴記者,雷博文雖然內向,但是很愿意多學習多交流,這次從匈牙利回來雷博文就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人交流都得通過廖偉這張嘴,回國便自覺加強英語的學習,希望能更加適應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