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德曼是目前世界上改編并演奏中國音樂作品最多的外國藝術家,他改編、演奏并出版的樂曲包括《紅太陽》、《一條大河》、《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花心》、《愛如潮水》等流行音樂。中國觀眾通過唱片、現場音樂會、傳媒、鋼琴教學等多種方式接受或知道他的名字和作品的同時,克萊德曼也以他獨有的方式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1992年克萊德曼第一次來華演出,就影響和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生活,作為偶像派鋼琴家,他鋪就了引領中國人步入音樂殿堂的階梯,相信很多人是因為聽了他的鋼琴曲才對輕音樂有所了解,開始接受一些純音樂的東西。據記者了解,他的出現還在孩子們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學琴狂潮,甚至造成星海鋼琴曾一度脫銷。隨著北京星海鋼琴的脫銷,當時精明的南方商人也看好了這塊剛剛開發出來的處女地。于是,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冒出了許多不知名字的鋼琴品牌。現在這些鋼琴品牌有的已經成為了響當當的名牌了。
從92年開始,克萊德曼經常訪問中國,每年都在中國有數場演出。SARS 時期無法來華的克萊德曼,還特別為中國醫務工作者錄制了特別的 MTV——《致天使的詩》,鼓勵他們要努力共度難關。
2004 年,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再次來到中國,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聯手召開錄制新唱片的發布會。同時為表彰克萊德曼為中法文化交流、推廣中國音樂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也是這一年,第 2 屆中國十大演出盛事評選活動特別授予他優秀演出獎和最佳推廣獎。
從1992年到2013年這值得記憶的21年,可以說克萊德曼是中國發展的見證人,雖然由于流行音樂的發展,克萊德曼對中國的影響遠不如昔。但作為改革開放初期外來文化的先鋒,優雅的鋼琴讓仍有一點保守的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浪漫又不露骨的美,并培養起了一批琴童。從這點說,克萊德曼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
關心琴童
一如既往滬上選拔小嘉賓
說起琴童,一直都很關心音樂教育問題的克萊德曼,每次來到中國演出,總會邀請孩子上臺與他一起合作完成演奏。1992 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國演出。剛來到中國時,就認識了許多中國朋友。如今,20年過了,雖說中國朋友也越來越多。但讓他最難忘的,卻是邵融、孫蓮兩個熱愛音樂,并與他同臺演出的小朋友。
在邵融 9 歲的時候,理查德準備在中國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當時,由于邵融的鋼琴彈得出色,被選上與理查德一起在臺上合作。聽到這個消息,小邵融非常高興。她覺得自己太幸運了,能和鋼琴王子一起合作,簡直是做夢都沒想到的。
孫蓮是一個女孩。4 歲時,孫蓮在日本學琴。6 歲回國后,有一次,孫蓮從唱片中聽到了理查德的鋼琴曲,從此就愛上了理查德的音樂。以后,孫蓮搜集了許多理查德的照片,對理查德的生日、星座,也都了如指掌。孫蓮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見到理查德。等到孫蓮 9 歲時,她的心愿實現了,她不但有幸見到了理查德,還和理查德同臺演出了。孫蓮非常高興,因為她終于看見了理查德的笑臉。理查德也很快樂,他說很喜歡這個熱愛音樂的女孩,能與中國孩子合作,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對于小琴童來說,與大師同臺的經歷往往會對他們的音樂之路產生正面影響,學琴變得不再枯燥乏味,因為孩子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2013元旦之約的演出嘉賓——琴童選拔活動也將率先在滬上各大柏斯琴行接受報名,8至12歲的琴童均可報名。報名者將通過選拔、培訓等一系列方式,有望登上元旦的舞臺,同克萊德曼同臺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