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海輪凱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面對同樣的假設,陳燕則問每一個人說,假如給你三天黑暗。不知道電視機前的各位有沒有想過假如給你三天黑暗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兒呢?
鳳凰衛視9月3日《與夢想同行》,以下為文字實錄:
許戈輝:海輪凱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面對同樣的假設,陳燕則問每一個人說,假如給你三天黑暗。不知道電視機前的各位有沒有想過假如給你三天黑暗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兒呢?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陳燕,去聆聽她的故事。陳燕1973年出生于河北容城,在北京長大,出生只有3個月的時候就被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父母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選擇了放棄,是姥姥收留了她,并且最終把她撫養成人。
陳燕:她怕我受苦,她怕我在這個世界上受罪,所以在我三歲的時候她就教我萬物都有反射音,在你的前邊有樹有門的時候,那個聲音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三四歲的時候我就能靠反射音來走路。后來她又進一步的培養我的耳朵的聽力,就是把那個硬幣扔到地上,問我是多少錢,其實這個很多盲人都會的,這個不難,但是那個硬幣滾到地上它會動,動到一個地方停止,她讓我一步到位的撿起來,這個對于盲人來說很難,但是我做到了。
許戈輝:由于視力上的殘疾,陳燕被很多學校拒之門外,為了爭取自己讀書的權利,小小年紀的她四處奔走,13歲那年她如愿以償地跨進了北京盲校的大門。
1990年即將畢業的陳燕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中國殘聯投資50萬元為盲人開辟了一條新的就業道路,那就是把在歐美地區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盲人鋼琴調律引進了中國。經過一番努力,考入了鋼琴調律專業,成為中國盲人學習鋼琴調律的第一批學生。
其實學調律不像陳燕想像的那么容易,八千多個零件兒等著她去熟悉,不僅要會調律,還得會修琴,過程是相當的困難。
陳燕:在我學的那五年之內吧,我手就沒有完全的沒有口子,那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但是我覺得真正能有這個機會去學,那就是我人生當中最大的幸運,至于說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我遵循著,別人用一次學會的東西,我會用十次,用百次,甚至用千次來學。我想世上無難事吧。
許戈輝:陳燕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完成了學業,并且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性盲人鋼琴調律師,她用嫻熟的技術和誠懇的態度贏得了客戶對她的肯定和信任。現在陳燕已經給遍布在京大街小巷里的上萬個家庭的鋼琴做過調律。2005年陳燕的第一本書《陳燕,耳邊的世界》,一經出版就吸引了不少讀者,她用自己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了盲人鋼琴調律,認可了盲人調律師。
就在陳燕認為她后半生衣食無憂,會順利的走下去的時候,珍妮走進了她的世界。珍妮是誰呢?她又會讓陳燕的生活發生怎樣的改變?明天同一時間我將繼續和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