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觸摸音樂
記北京市盲人學校教師李任煒
給盲人鋼琴調律老師李任煒當助教,記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他的百寶箱工具柜,挨個熟悉調琴的各種工具。
別看李老師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中,但18層的工具柜里,每樣工具放在哪兒,他都能脫口而出。李老師摸到左手邊一把漂亮的藍色小鉗子,這是剪琴弦的,輕輕一握就能剪斷鋼絲。趁著學生還沒到齊,李老師先給我這個助教做緊急培訓。
琴弦最細的一根只有0.775毫米,每個號之間只相差0.025毫米,需要通過外徑千分尺來測量。助教端詳著千分尺,刻度細得連健全人看著都費勁,盲人怎么用?
我把尺子進行了改造。原來,李老師把木箱子的金屬包角做成圓周狀,包在了千分尺上,尺子另外一頭再裝上一個金屬片。金屬包角每碰到金屬片一次,就證明轉了一圈,也就是0.5毫米。而在尺子的刻度位置,李老師自己貼上了白色凸點,每個點就代表0.05毫米。你們通過眼睛看到的,我都能教盲童想辦法通過觸覺來感受。
學生們到齊了。這是新學年李老師的第一堂課琴鍵如何帶動杠桿敲擊琴弦發聲。他拉起學生的手,在琴鍵傳導模型上一點點感受。
上琴實踐了。助教故意難為一下李老師,一次按下4個琴鍵,問:哪個音不準?李老師側耳傾聽,然后胸有成竹地說:都不準。原來,他特地選了架很久沒用的鋼琴來授課。
謝絕了助教的幫忙,李老師摸索著把鋼琴的外衣脫去,直接露出琴弦和弦軸,用弦錘扭動三兩下,一個琴鍵的音就校準了。助教也躍躍欲試,可面對200多根密密麻麻的弦軸犯了難,哪根才是要調的?別用眼睛找,你試著用手去感覺。李老師放慢動作,原來功夫還在手上,敲擊琴鍵后,對應的琴弦會有顫動,用左手輕輕撫摸就能感受,隨后再順著琴弦摸索到上面對應的弦軸。
李老師教過的160多名徒弟如今大部分都成功就業,最高的月收入過萬,比他這個師傅掙得多多了。這讓當年給校長寫信建議開辦盲人鋼琴調律專業的他感到莫大的欣慰,也讓每天工作14個小時的他覺得值得。
別用眼睛去看,試著用手去感受,這樣你就會像我一樣,設身處地去為盲孩子設計每一個教學細節,解決每一個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是李老師對我這個臨時助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