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5月是金秋時節,和風送爽。在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劇院,以深深的游子情和對祖籍國的無限眷戀,著名旅澳華人鋼琴家吳建剛先生奏響了生命音符中最美妙的音樂——鋼琴協奏曲《黃河》,點燃了全場華人華僑觀眾的激情,掌聲熱烈、喝彩不斷。
這場成功的演出實現了吳建剛一直追求的鋼琴之夢,是獻給中澳建交40周年的最好禮物,也是他自己從事音樂藝術40年成果的展示;演出透露出的思鄉真情,更是他的心路歷程寫照。
出身于北京軍人家庭的吳建剛,并不是一生下來就受到音樂的熏陶。但吳建剛天資聰明,9歲時被選送到當年專門培養藝術人才的中央五七藝術學校。在這個學校的學員都是先學習半年鋼琴,之后分配到不同專業。其實,最初學習鋼琴的一段時間對吳建剛來說是很難的,曾想過放棄,好在專業考試成績不錯,終于堅持了下來。之后,吳建剛被送到中央音樂學院,在鋼琴教授鄭麗琴門下學習。
吳建剛真正愛上彈鋼琴是在快要畢業的時候,學院進行頻繁的對外交流,邀請世界各國音樂家來演出,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對鋼琴藝術有了深層次的領悟,為今后在音樂藝術領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8年4月,吳建剛來到澳大利亞留學。起初來澳的原因是因為他考取了美國一所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因為沒有海外擔保未能成行,沒想到來澳之后就留了下來,一晃20多年過去了,令他很感慨。
與大多數留學生一樣,吳建剛也是邊學習,邊打工賺錢。他曾到書報店打工,給人送過花,在餐館洗過盤子,還自己開過餐館。直到逐步可以維持生活的時候才停止打工,開始從事本行的事業,招收學生,教授彈奏鋼琴,培養音樂人才。
1994年,吳建剛回到中國探親,看望老師,與同窗好友相會。在觀摩一場演出時,中國年輕一代音樂家的演出水準很高,使他眼前一亮,令他感到震撼。回到澳大利亞后,吳建剛決定邀請中國的音樂家來澳同臺演出,隨后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獲得很大成功。此后,吳建剛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進行音樂會策劃,他自編自導的音樂劇曾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至今他已參與籌劃舉辦了10多場大型音樂會。
為推動華人的音樂活動開展,吳建剛與10多位華人音樂家組建了澳大利亞華人音樂家協會,使在澳華人音樂家有了自己的藝術園地。他還協助創辦了黃河合唱團,調動了悉尼華人音樂界人士和音樂愛好者的積極性,開展黃河大合唱,大家踴躍參加。
吳建剛說,我們舉辦各種演出,使悉尼的音樂專才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也增進了澳大利亞社會對華人社區的了解。西人藝術家看了我們的演出都很佩服,此后他們也經常參與到我們的演出中。
這次,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的鋼琴之夢音樂會上,吳建剛彈奏的鋼琴樂曲激昂有力,展示著他取得的藝術成果,同時體現了海外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黃河的濃厚感情,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吳建剛在不斷地向觀眾謝幕、鞠躬中,感受著音樂使他實現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