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不清五彩斑斕的世界,卻立志調出世界最美的聲音,她就是盲人鋼琴調音師馬婧。
9月1日,北京女孩馬婧來到福州考察,看到福州現在沒有盲人鋼琴調音師,便打算在這里發展。
8日,記者在一所學校的鋼琴室里見到了馬婧。她坐在鋼琴前彈奏,流水般的樂曲在她靈動的指間流淌。正是靠著這雙靈巧的手和敏銳的聽覺,幾年來,馬婧已經調試了幾百臺鋼琴。
馬婧今年25歲,視力極低,卻有超乎常人的敏銳聽覺和音樂天賦。10歲時,家人發現她特別喜歡音樂,便送她去學習鋼琴。
高中畢業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調律專業,師從中國盲人調律第一人李任煒。
10余年的鋼琴演奏功底,讓她在這個專業上如魚得水。她不僅學會了調律,還學會了鋼琴維修和保養。鋼琴的88個鍵、218根弦、8000多個零件,馬婧一個個用手摸過去,了然于心。
調音時,馬婧從不用校準儀,她用心去聽,用手去感觸琴鍵。馬婧說:只有用手去一個個摸過,才能更確定哪個琴鍵重哪個琴鍵輕,調出的聲音才是最自然的。這也是我多年演奏經驗的積累。
不熟悉盲人調音師的人,對這個行業往往不信任:他們真的能調好嗎?別把我的琴給磕了,碰了。馬婧說,剛開始她也碰到過這樣的尷尬,但是到最后,這些人都非常滿意,不少人還從她的客戶變成了朋友。
由于男朋友工作的調動,在北京發展多年的馬婧隨著來到福州,在這里找尋她的夢想。馬婧說,殘疾人是備受關注的群體,得到很多人的幫助。現在她有一技之長,就要回報社會的關愛,希望能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里,繼續她的夢想。
市盲協主席陳君恩說,調律的最高境界是調出的聲音是柔和的,盲人敏銳的聽覺更有助于他們在調律時靠聽覺來調出這種柔和的聲音。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盲人調音師是北京聯合大學特殊學院的老師李任煒,他從美國學到調律,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調音技術與理論。
實際上,在上世紀30年代,福州就有盲人調音師了,當時福州盲校將9位學生送去英國培訓,學成歸來后這幾位盲人調音師在福州名噪一時,直到上世紀70年代,隨著最后一位盲人調音師逝世,福州就沒有專業的盲人調音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