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快速練習發現問題 慢速練習解決問題
練習的過程中,慢練幾乎是所有教師敦給學生的法寶,這當然無可非議。對于由于功課緊張練習時間短的學生來說,往往急于完成作業很難靜下心來大量的做慢練習,這樣當然也很難保證作品完成的質量。教學中發現:一味的強調慢練會使學生的進度大大減緩。如果換一種形式,不去限制他們的練習速度,課堂上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自然也會降下速度認真尋找解決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使其在快速練習中發現問題,這樣慢練習的目的性更強,并非只知道放慢速度,而不明白慢速的目的。練習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教學中不僅要發現學生的問題,還應該教會學生怎樣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練習曲或者樂曲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的難點。一味的用一個速度是不會解決這些問題的,必須用一些步驟和手段進行突破,而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速度的變化練習。單純的從技術而言,假設五個手指都像二指這樣靈活、都像大拇指那樣有力的話,可能就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點了。但恰恰相反,在鍵盤上還要讓雙手的配合再次出現難點,沒有力量的指頭(雙手的小指或四指)要彈奏重要聲部(高聲部、低聲部),而有力量的手指一般的情況下卻是完成伴奏聲部。單從基本練習來看雙手五指的過程中不斷的變化速度,發現他們之間的總問題、解決這些生理上造成的問題。 對于鋼琴技術而言,速度和力度是永遠都解決不了的矛盾,要通過慢練習尋找理想的聲音是必不可少的階段,但慢練習遠遠不能達到音樂本身的要求,還必須往返進行各種速度如中速、快速甚至是更細微的速度變化練習,不斷調整各部位的松緊關系才會達到理想的速度要求。當然,真正的慢速和快速是一個演奏者技術能力的最佳體現。 四、密林尋寶式的練習 提高練琴質量 假如有一群伙伴出外郊游,走的是同一路線、去的是同一地點,回來的感觸也決不是相同的,有的人會說:荒山野林沒有什么意思。可是有的人卻揀回了別致的樹枝兒、奇特的樹葉,還有很具有觀賞價值的石頭等等。鋼琴的練習也是這樣需要用心的去發現。音樂作品的表達除了通過速度的變化來尋找,還必須要做到分手、分段、分聲部來仔細探究。 如果我們設想在鋼琴演奏中有一只手不能正常給予配合,或者是雙手互相湊合起來相互關照,這樣的音樂作品一定是一堆亂草,到頭來還要浪費大量時間重復練習。鋼琴彈奏是以良好的單手彈奏為基礎的,單手練習并非只為了讀譜的準確,還要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換個說法應是為了尋找合理的聲音,通過聲音表現合理的音樂。音樂進行的方向應該是橫向的,而不應該是上下對位的縱向關系。分手練習是練習一件鋼琴作品的重要環節,只有左右手具有獨立演奏能力,然后通過雙手協調配合的大量練習才能夠完整的駕馭一首音樂作品。 1、 分段練習 任何一件鋼琴作品都會有其或深或淺的難點,但在一定程度的基礎上也不可能全部是難點。掛術上的難點有可能只是幾個段落或者幾個小節,如果用一種從頭到尾反復的來回練習,那就會大量的浪費時間。解決這些難點的方法除了進行分手練習之外,還需要把難點抽出來分段、分節的練習,使其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與其它段落統一,然后進行其前后的銜接訓練,最終達到音樂作品完整的目的。當然,音樂作品的完整表現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開不矛盾,如果解決不好難點的演奏能力而去追求完整的作品表現,那是永遠都不會做到的。 2、 分聲部練習 周廣仁教授在——次講座中說過:鋼琴演奏中,左右手的音色、音量都不會是相同的。當然我們在這里不能鉆牛角尖,雙手交替銜接共同表現同一旋律或單聲部的作品或作品片段是相對較少的特例。絕大多數的鋼琴作品都是以多聲部的表現居多,起碼具有旋律聲部、伴奏聲部的進行可能出現在左手也會是右手,分手練習是很難聽出中聲部的完整性的,必須首先分聲部練習,分別進行兩個聲部練習之后,分別進行兩個聲部這間的配合、音色的對比,最后達到三個聲部的層次清晰。即使有些作品是明顯的旋律聲部和伴奏聲部,也不能忽視了伴奏聲部的練習,使其以恰當的音色、清晰的和聲進行與旋律聲部默契的配合,共同完美的表現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