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寒是中國年輕一代鋼琴家中的佼佼者,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今日以色列》這樣評價王笑寒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同臺演奏肖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激情澎湃同時優雅迷人,如同作曲家肖邦本人!
王笑寒1980 年生于北京,4 歲起學習鋼琴。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金愛平、李其芳、周廣仁等鋼琴教育家。1997 年在德國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中獲獎,作為最年輕的獲獎者,為國際樂壇矚目,隨后赴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學習,先后師從鋼琴教育家阿里 瓦迪( Arie Vardi ) 、馬蒂 雷卡利奧( Matti Raekallio),并多次獲得鋼琴大師維森博格(Alexis Weissenberg)、普萊斯勒(Menahem Pressler)、傅聰等指點。2010 年畢業于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以該校歷史上唯一滿分的佳績畢業,獲博士學位。德國音樂媒體贊譽王笑寒是深諳德奧作品真諦,精準詮釋作曲家內涵的年輕藝術家。
曾在許多國際鋼琴大賽中獲獎,包括德國慕尼黑ARD 國際音樂比賽、美國范 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德國波恩貝多芬國際鋼琴比賽等。王笑寒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表現殊佳,九位俄羅斯老藝術家在聯合署名的公開信中這樣評價,王笑寒的演奏符合以尼科萊耶娃和格涅辛姐妹為代表的俄羅斯最優秀的鋼琴傳統,他對柴科夫斯基作品的闡釋足以和鋼琴大師里赫特晚年的演奏相媲美,我們代表俄國人民感謝他… …
作為獨奏家,曾登臺德國北德廣播大廳、巴伐利亞愛樂廣播大廳、埃森愛樂大廳、法國巴黎嘉沃音樂廳、俄羅斯柴科夫斯基音樂廳、以色列曼恩音樂廳、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等,演出數百場,足跡遍布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波蘭、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及日本等國家。還曾在多個音樂節舉辦獨奏音樂會,如美國Ravinia 音樂節、Gilmore 音樂節、德國貝多芬音樂節、Kissinger Sommer 音樂節、波蘭Gdansk 春季音樂節、以色列魯賓斯坦音樂節、以色列音樂節、以色列紀念肖邦誕辰200 周年藝術節,并且應邀參加在東京舉辦二十世紀百位偉大的鋼琴家系列音樂會。
與很多交響樂團同臺演出協奏曲,如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科隆室內樂團、波蘭巴蒂克愛樂樂團、美國沃斯堡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以色列交響樂團、耶路撒冷交響樂團、海法交響樂團、以色列室內樂團、中國交響樂團等。笑涵還是出色的室內樂音樂家,曾與大提琴大師米沙 麥斯基、耶路撒冷四重奏、塔卡什四重奏等同臺。
王笑寒錄制了多張CD,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廣受好評;與Helmut Müller- Brühl 指揮的科隆室內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的現場錄音由Naxos 唱片公司出版發行。曾榮登法國《肖邦》雜志封面人物。王笑寒同時活躍在教學領域,曾在歐美及國內多家大學和藝術學院講學、舉辦大師班,被多所藝術院校聘為客座教授。
王笑寒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在群星薈萃的國際樂壇,他是難得的鋼琴、作曲、指揮三棲藝術家。在鋼琴家生涯之外,他不僅涉獵指揮(曾指揮以色列交響樂團等多家樂團),并在作曲領域成績斐然,他創作的大量音樂作品為中外音樂家所喜愛并廣為演奏。2006 年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王笑寒作品音樂會。他的作品《遺失的日記》榮獲2007 年中國鋼琴作品作曲大賽銀獎;《村趣》獲2008 年中國小提琴作品作曲大賽銅獎,也是唯一一部獲獎的小提琴無伴奏作品; 《畫意》被2007 年德國波恩貝多芬國際鋼琴比賽選為規定曲目;《村趣》最近由小提琴家寧峰演奏并錄制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