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槌是鋼琴上的主要零件,其作用是經過擊弦機的相互聯系的動作,敲擊琴弦從而發出聲音,擊弦動作是一個運動的過程,當一個運動的物體作用于另一物體的時候,由其速度和質量來決定,會產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鋼琴弦槌的運動也是如此,所以,弦槌品質的好壞應從運動的角度去分析,由于弦槌運動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對弦槌擊弦的狀態分解成幾項易于操作而又實用的方法,以下逐一作分析研究。
弦槌的動態作用力檢測應采用逆向思維,以弦槌形狀發生變化的位移量來作為檢測依據,就可以近似反應出弦槌在彈奏外力作用下,快速撞擊琴弦間槌氈的變形量。在不同的荷重下,弦槌發生收縮位移的大小是不同的,規定合格的標準也不相同。當荷重不斷增加時,同一弦槌毛氈的收縮位移量不斷增加,繼續加壓后,位移量逐漸減少,直至毛氈停止收縮,木芯發生破裂。檢測靜載荷狀態下弦槌的收縮位移量,是判定弦槌內在強度、毛氈部分的密度、反彈內應力、耐久性的重要依據。
弦槌的靜態位移直接地反映弦槌的動態品質數據,是擊弦歷時、弦槌硬度和彈性性能。動態的反彈力需要在專用儀器上進行,將弦槌樣品按號選出,依次卡在測試儀器的卡頭上,按調整好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撞擊儀器的傳感器,傳感器將撞擊振動產生的頻率轉換成電信號,并可以通過檢測儀器讀出電信號的電壓值。動態反彈測定弦槌變形的方法,只要弦槌有很微小的變化,也可以被精確地測出,是檢測思路和方法的一大進步。
在弦槌制造之前,先是選擇和檢查弦槌用氈的品質,然后是壓弦槌專用設備功能的選擇和檢查。壓弦槌設備,各廠家有所不同,關鍵在于加壓方法和壓力值是否達標。
簡易的毛氈彈性試驗,抽取一副弦槌從1號開始,每隔十只抽出一只,進行取樣。用鋒利的刀片從木芯頂部沿木芯中心線切開,按順序排列,靜置1小時后,看毛氈切口部分膨脹的情況,通過對比發現,不同品質的弦槌其切口有著很大的差別。其中開口較小的,好似英文字母A,效果最好,原因是毛氈下料余量適當,在被壓制成型時,壓縮量較大,內部彈性和密度大,一切開,就松懈了毛氈的壓縮力,毛氈會迅速膨漲,呈弧形分開。若好似英文字母C,切口呈直線分開,而且開口較小,說明密度小,彈性低,自然使用性能就差。在弦槌系列檢測過程中,可將抽檢弦槌按順序列表,并將毛氈切口變化的尺寸逐一記錄,畫出對比坐標圖,結果就更加直觀了,有助于對比和判斷。新制成的弦槌用此方法測試效果更明顯,因毛氈壓制成型的時間短,切開后變化較快。反之,放置時間長的弦槌,其毛氈部分切開后變化較慢,需適當的延長觀察時間。
對弦槌品質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我們盡量選擇科學、客觀、實際的檢測方法去推廣和應用,為提高國產鋼琴弦槌的質量水平有很大的幫助。